延安小杂粮常年种植面积41万亩,产量7.3万吨,其中谷子面积22.5万亩,产量3.7万吨;其他杂粮主要为高粱、绿豆、红小豆、荞麦、糜子等。近日,在深化三个年活动,构建具有延安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成效和培育小杂粮全产业链的关键点。
据了解,近年来,为加快小杂粮全产业链建设,我市着重从八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良种选育。以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基地为核心,加快选育谷子、糜子等小杂粮高产优质、多抗专用、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二是推进规模经营。依托陕西粮农集团、延安黄土情等龙头企业建立订单生产基地10万亩,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三是培育链主企业。进一步培优培强甘泉八千里、吴起圆方集团等小杂粮企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升经营实力和竞争能力。四是开发拳头产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推出小杂粮高端产品、风味产品、酿造产品和方便食品。五是做精延安小米。按照《延安小米标准综合体》有关规程,进一步规范延安小米原料生产、品质鉴定和品牌授权。六是创建特色品牌。鼓励龙头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做优做大甘泉红小豆吴起荞麦香醋宜壶稠酒等区域特色品牌和产品品牌。七是拓展市场空间。搭建延安小米线上专馆,通过推介、直播、产销对接等方式,借助旅游资源、电商平台和销售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市场销售网络体系。八是促进融合发展。借助革命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建立劳动体验教学基地;借力延安味道品牌,培育小杂粮生产、供应、消费协同的联合体和原材料统一配送中心,促进小杂粮与文化、餐饮、旅游、商贸、休闲等服务业融合发展。(记者 刘小艳 实习记者 石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