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晓虎 李万军
紫阳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年有46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吃住在村(社区),工作任务极为繁重。该县近年来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并重,在严格管理、综合培养、科学考核、高看厚爱上持续加力,激励驻村干部扎根一线,真抓实干,助力乡村振兴。
组团服务抱团发展共促振兴
夏曾润是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的一名农学硕士,也是蒿坪镇东关村驻村第一书记,一有空闲时间,他就会到产业基地,推进富硒种植试验示范。
包村部门在技术指导、产品检测、科研项目、产品销售等方面,不仅助力了东关村产业发展,还能帮助其他村共享资源,实现抱团发展。东关村党支部书记危成成坦言。
如今的东关村依托富硒优势,组织镇内14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联营,党建联盟,围绕粮油类、蔬菜类、肉蛋禽类、林果类、加工类五大产品类别成立了紫阳县首家集体经济农产品直营店,目前已初步形成异业联动、龙头联帮的发展格局。
东关村和蒿坪村隔河相望,2个村产业发展各具特色,长期的合作往来已形成了支部联建、资源联享、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如今,还能借助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的平台优势,为我们村打造富硒产业提供技术支撑。蒿坪村驻村第一书记肖淋文说。
紫阳县打破部门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政策资源壁垒,探索驻村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模式。由镇党委合理统筹驻村部门和第一书记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项目资源,推行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帮扶清单三单措施,变帮扶一村资源为全镇共享,实现抱团帮扶,互助互惠,共建共富。
量化考核实绩和民意并重
紫阳县探索推行4321考核模式,考核实行百分制,镇党委年度评价、驻村单位帮扶工作考核、群众满意度、负面清单考核分别按40%、30%、20%、10%权重计入最终考核得分。
紫阳县审计局驻村第一书记王能朝所在的红椿镇民利村自然条件差、发展落后,2022年6月,被纳入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在王能朝的带领下,该村发展茶园1200亩,改造了撂荒茶园200亩,同时还发展了特色种养殖业,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2022年度,王能朝再一次获得了优秀等次。今年的考核指标很科学,暖人心。谈及新的考核模式,王能朝面露喜色地说,这样一来,第一书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动力,就形成了比拼赶超的良好氛围。
为确保考核公开透明,紫阳县还坚持三榜公示,即群众季度满意度评价、镇党委年度考核结果、县级审定考核结果均在村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监督,确保考核公开透明。
严管厚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从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我一直奋战在乡村一线。通过这几年的驻村帮扶,自己不断成长了,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充分体现了县委对乡村振兴一线干部的厚爱。彭成毅曾是紫阳县偏远村高滩镇岩峰村的第一书记,因帮扶业绩突出,2022年,被县委提拔为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副主任。
紫阳县委明确,驻村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职级(等级)晋升、职称评定、提拔使用、评优树模的硬杠子,同等条件下优行;新提拔干部原则上要有乡村振兴工作经历。近三年来,全县共有76名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被提拔重用,142名驻村干部通过激励鼓励晋升职级,有效提振了干部抓脱贫攻坚的精气神。
除此之外,紫阳县还坚持以考核指挥棒撬动驻村干部的生活、经济、政治关心关爱保障措施足额落实,坚持在驻村经费、通信补贴、下乡伙食补助等方面依规足额保障,让驻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经济上得实惠,工作上能舒心。
厚爱还要严管,该县坚持始终以战时纪律抓管理,健全完善镇党委日常监管,驻村工作队长直接监管,选派单位协管,驻村办主管的四方责任,严格执行驻村工作队五天四夜驻村、镇党委月督导、季点评和县驻村办季度督导机制,严肃执纪问责,对违规违纪的人和事不论大小一律严格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