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青年网小编为您整理了有关《11月国旗下讲话》内容3篇,敬请大家关注本站更新的内容。
11月国旗下讲话(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向钱学森学习,续写永恒的爱国主题”。
2009年10月31日,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钱学森,这位98岁的老人,在推动和见证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转变后,在北京永远地睡去了。大地呜咽,苍天垂泪。当日,北京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鹅毛般的雪花伴着呼啸的北风在空中飞舞,仿佛在诉说着我们无尽的哀思。
历史不会忘记,1935年,钱学森赴美国留学,带着为国争光的一股冲劲,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硕士学位。随后,在他的老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的指导和合作下,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 。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年轻的教授,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的生活。
然而,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钱学森就强烈要求回国报效,但遭到美国拒绝,他们给予钱学森丰厚的报酬和近乎完美的工作条件,可他回绝了。 钱学森从未准备在美国长期生活,他清楚地知道,这里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驿站,遥远的祖国才是他永远的家园。他开始争取回国,而当时一位美国海军的高级将领曾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但无论怎样都无法让他屈服,面对检察官的无理指责,他掷地有声地回答:“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决定给谁。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
在钱学森的长期抗议和祖国外交斗争的巨大压力下,经过5年的艰难征程,1955年9月17日,带着丰厚的学识和一腔热血,钱学森登上了归国的航船,回到了他始终眷恋着的祖国。回到祖国后的钱学森,脱下西服,换上了中山装。从此,他再也没有穿过西装。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他曾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啊,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诺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正是钱学森矢志不渝的赤子情怀。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他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钱学森当选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也是钱老一生的写照。
如今,钱老走了,但他的爱国和奉献精神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一个月前,钱老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这是他深爱着的人民给予他的最高评价。同学们,让我们向钱学森学习,从小学好本领,树立远大理想,长大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一份力量!
11月国旗下讲话(二)
地球,这个被水蓝色纱衣包裹着的美丽星球,近年来越来越不太平。我们放眼世界,地球生存环境对人类似乎并不那么乐观:火山、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接踵而至;暴风雪、洪涝、干旱、异常气象等自然灾害频发。以前只有好莱坞的灾难片才有的场景现在却不断升级为现实。这些灾难的出现,难道是大自然的错吗?为什么大自然突然变得不再“亲切”呢?其实这一系列的灾难正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产生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向空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也让人类面临更加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一变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2009年年底,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中,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共同商讨达成了《京都议定书》,也就是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这次会议之后全球都在倡导低碳生活。
什么是“低碳”呢? 低碳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在原来的基础上尽量少排放温室气体。一切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为方式都可以认为是低碳。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你知道吗?每个月添置一件新衣服,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76.8千克;一周吃一千克肉,一年大约产生67.2千克的二氧化碳,一天用电2度,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700千克……其实人类生活的一举一动都会排放出温室气体。虽然我们无法阻止二氧化碳的不断产生,但是我们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机会,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因此武进区委、区政府在“十二五”开始之际,作出了建设“低碳武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低碳武进”的最终目标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武进打造成为产业低碳节能、生活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低碳城市。”这也是建设“幸福武进”的必然要求。为了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我校决定从本周起,将全面开展以“低碳武进、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科技创新节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将低碳的理念渗透到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力争做到“人人讲低碳、处处有低碳、时时要低碳”。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以“低碳”为主题,在广大老师和同学中开展多类型、多渠道的宣传活动;举行例如“变废为宝”简易教具设计制作大赛、建议天文观测工具设计制作、叶脉书签制作评比、废电池取宝等多种“低碳”实践活动。最终学校还将对本次活动中表现出色的个人或集体进行表彰。
除了参加科技创新节活动外,我们“低碳”的途径还有很多,而且都是举手之劳,比如: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内衣坚持手洗、洗手、洗脸用水及时关闭、减少粮食浪费、少喝瓶装饮料、少乘电梯、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夏天空调开27度、冬天空调开18度、出门随手关灯、切断所有电器电源、选用节能电器、少开车、少打车、多坐公交车、选购小排量汽车、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调低屏幕亮度、纸张双面打印、复印,用手帕代替纸巾等等这些小小的举动都是在节能减排。
现在,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名优秀的低碳达人吧。
最后祝愿本次科技创新节圆满结束!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1月国旗下讲话(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之心》。
在美国,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就是“感恩节”,在感恩节那天,人们都要欢聚一堂,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感谢、颂扬在过去一年里帮助过自己的人,并且尽自己的可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度过感恩节。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70多年前,在江西瑞金,毛主席带领红军为缺水吃的沙洲坝人挖出了一口井,老百姓感激地把它称为“红军井”,还在井的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同学们,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生活中值得我们感激的人、事、物真是太多了。我们感谢祖国,给了我们和平安宁的成长空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感谢父母,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与慈爱养育我们,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亲情的美好;我们感谢老师,呕心沥血地谆谆教育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与成长的乐趣;我们感谢同学真诚的支持和帮助,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甚至感谢失败、挫折与磨难,因为它们使我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把我们磨砺得更加坚强。
为了感谢父母,我们要听从他们的正确教导,主动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开心,安心学习让他们放心;为了感谢老师,我们要遵规守纪,尊敬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课下及时复习,积极追求进步,以优异成绩回报老师;为了感谢同学,我们要与他们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生活如此美丽,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投入学习与生活,去收获成功的幸福与喜悦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