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水润田畴粮满仓!宝鸡峡引渭灌区高效节水灌溉 跑出粮食增产“加速度”

2021-07-05 09:34  宝鸡日报

宝鸡峡引渭灌区位于关中西部,西起渭河宝鸡峡口,东到泾河岸,南临渭水,北抵渭北高塬腹地,灌溉着宝鸡、杨凌、咸阳、西安4市(区)14个县(市、区)291.56万亩农田。

灌区现有总干渠、干渠6条,支渠、退水渠101条,抽水站22座,发电站4座,中型水库6座,形成了一个两处枢纽、引抽并举、渠库结合、长距输水、水工门类齐全的大型水利灌排体系。

建成50年来,灌区先后实施了节水改造、水库除险加固、大型泵站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累计灌溉水量达490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79亿亩(次)。

引一渠清水,

润一方良田,

富一方百姓。

炎炎夏日,鸟鸣啾啾。

在宝鸡峡引渭灌区,

一条条灌渠纵横交错,

一座座桥梁安全实用,

一块块农田阡陌沃野……

一幅水润田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美丽画卷渐次铺开。

浇上“满意水” 渭北旱塬变良田

“玉米下种不到半个月,苗子就长得这么旺,根本原因是地肥、水足。过两天再浇一次水,长势就更好了。”6月30日,在咸阳市礼泉县阡东镇力新村,村民王文辉顶着大日头在自家地里转悠,看着从一垄垄麦茬间“冒出头”的玉米苗欣慰不已。

阡东镇隶属宝鸡峡引渭灌区东干六支渠最下游。在王文辉的记忆里,正是这一条条水渠的开通,将源源“活水”引进田间地头,让这里“十年九旱”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庄稼离不开水,只要灌溉及时,产量就不会低。我种了6亩小麦,这些年亩产都在500公斤左右,今年收成更好,有550公斤。”王文辉兴致勃勃地说,“我们灌区有专业浇地队,保障渠畅水通,水到哪,人到哪,还在地头插上公示牌,明明白白地写清用水时间、收费标准,让人一目了然。以前浇一亩地水费就得45元左右,现在只要35元,成本大大减少。”

王文辉所在的村庄属于宝鸡峡引渭灌区礼泉总站东六支烽火第六农民用水者协会所辖灌区。灌区覆盖烽火镇和阡东镇12个自然村23350亩农田。为实现高效灌溉,促进粮食增产,协会在不断完善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实行配水到斗口,由斗长组织专业浇地队护渠、送水、计时、按量收费到地头,让群众用上放心水、明白水、满意水。

而这只是礼泉总站,也是宝鸡峡引渭灌区节水节能、高效灌溉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作为宝鸡峡引渭灌区六大总站之一,多年来,礼泉总站为乾县、礼泉、兴平等5个县(市、区)21个乡镇的农田提供灌溉服务,有效灌溉面积达72万亩。

“近年来,我们依托灌区水利项目建设,对大型骨干设施及田间工程进行改造提升。通过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落实节水灌溉技术,使灌区亩均用水定额由以前的130立方米下降到现在的110立方米,节约了水资源,减轻了农民负担,灌区粮果产业连年增产丰收。”礼泉总站站长尹进选说。

倒架“彩虹桥” 农田建设提效益

在宝鸡市扶风县老区,渭水支流韦河穿峡而过,在平缓的地势上刻下了一道纵贯南北的沟壑。而在沟壑以东,占宝鸡峡引渭灌区塬上灌溉面积83.6%的159万亩农田却是“望水兴叹”。

如何跨越这道河谷,让引渭之水永续东流?早在50年前,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中心的建设者们就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建成双管桥式韦水倒虹,一座我国水利史上的丰碑式建筑就此落地。

6月30日,记者站在位于灌区塬上的韦水倒虹至高点放眼望去,这座横卧韦河沟、全长880米的输水建筑历经半个世纪依旧雄伟壮观。韦水倒虹自建成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架起了从水源地到田间地头的桥梁,累计向灌区安全输水180多亿立方米。因为充足的水源供给,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粮食生产绿色发展、稳产增效的生动场景持续上演。

“充足的生态水源、完善的水利设施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必备条件。我们恰恰处于灌区腹地,用水便捷,高质高效,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宝鸡峡引渭灌区杏林管理站灌区海鋈皇嘉万亩粮食高新示范园内,农艺师黄西社正在田间查看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

从黄西社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灌区实施现代化、智慧化节水灌溉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园区亩产由以前农户经营的420公斤增产到现在的510公斤,年增产粮食约100万公斤,真正实现了粮田变丰田。

管理精细化 渠库结合显成效

夏日黄昏,晚风徐徐。在宝鸡峡蔡家坡管理站塬上总干渠南社头段,年轻的渠道管护员毛润正在堤岸上巡查。

“我是两年前来这里工作的,作为一名渠道管护员,日常工作就是巡渠检查、设施管护、整理资料,确保渠道行水安全。”毛润是一名大学生,说起“护渠送水”她自信满满,“看到一渠渠清水在我们的精心管护下被安全地输送到田间地头,我就很有成就感。”

宝鸡峡蔡家坡管理站是一个兼安全输水、工程设施维护、灌溉管理、防汛度汛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站点。这里水岸高悬,水流量大,渠道管护成了关键。

“渠道要畅通,日常管护是重点。我们实施划段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每个职工负责2.5公里渠道的日常检查检修、河道清淤等工作。”管理站站长张亚安称,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结合灌区实际,加快渠道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实现了灌区骨干工程安全防护全覆盖。同时通过周查、月评、季考核等方式,落实落细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为下游灌区农业灌溉创造有利条件。

宝鸡峡塬上总干渠全长98公里,与塬下落差高达100米,被誉为世界罕见的“人工悬河”。沿着渠道逆流而上,直至宝鸡高新区千河镇王家崖水库,一边是水波荡漾,潋滟无边;一边是渠道蜿蜒,流水不息,一幅渠库相连、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美不胜收。

王家崖水库是宝鸡峡灌区最大的水库,主要功能是为下游提供优质生态水源,同时兼顾河道防洪防汛。从2016年开始,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坚持向渭河泄放生态水,有效保护了灌区水源地的水生态,为灌区农业生产提供了“源头活水”。

韦水倒虹横卧高坡深沟、六大水库“稳坐”灌区腹地,1.7万余座水利建筑星罗棋布,水网路网四通八达……宝鸡峡引渭灌区一系列水利工程的落地,打通了关中西部农业用水的“经脉”,以用水高效、管理科学引水入田,使渭北高塬旱地变成丰田沃土。

“作为我省第一大灌区、全国十大灌区之一,近年来宝鸡峡灌区累计增产粮食4680万吨,使关中西部旱塬地区成为‘三秦第一大粮仓’,有力保障了全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省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副主任孟新会说,如今灌区现代化建设提振加速,高标准农田不断涌现,还吸引了100多名像毛润一样的大学生扎根乡村,接力“送水”,为水润良田、物阜民康的全面小康画卷注入更多活力与生机。(陕西农村报)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