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佩蓉 朱媛媛 实习生 苗碧琪
43年的高原生活,西藏已经是他的第二故乡;36年新闻工作,他很少提及在高原采访的艰辛,却清楚地记得诸多采访对象的名字。他用手中的笔墨镜头记录了西藏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为政治理论工作研究留下了宝贵财富。他是舒润生,汉中籍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西藏日报高级编辑。
从士兵到记者
1969年11月,17岁的舒润生应征入伍,进入陆军步兵西藏驻地。在部队训练之余,他坚持阅读并学习《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西藏日报》等报刊上的许多文章,1974年他根据自己的学习撰写了第一篇理论文章《从来没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刊发在1974年2月3日《西藏日报》第一版。从此,开启了他的新闻写作之路。“我参军所在的部队一步兵第三十一团是红军团,曾被授予‘长攻善守英雄团’的锦旗,重视战斗作风的培养,重视理论和文化学习,我所在的二营六连当时是标兵连。在这种环境下,我注重听讲,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团党委还把我这个初中生树为理论学习典型,师党委点名让我参加了西藏军区理论队伍经验交流会议。”舒润生说。
由于刻苦努力学习,舒润生理论功底渐长,1974年11月舒润生被推荐从部队退伍进入西藏新闻学校进修,毕业分配到西藏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从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记者。
“我还记得离开部队前,部队各级党组织对我提出殷切的期望,要求我退伍不褪色,努力学习,争取当一名优秀记者。师长白占彪的话让我终生难忘,‘小鬼,既然去了,好好学习,当一名优秀记者,给十一师争光’。”舒润生回忆到。
36年新闻工作他用笔墨镜头记录西藏发展变化
“在少数民族地区采访,还需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稿子要写,酒也要喝,和村民同吃同住才能写出接地气的好稿子。由于语言不通,我去一个地方就要请上一个翻译,但我要求翻译必须翻原话,不要总结拔高,老百姓的语言是最真实最有新闻性的。”舒润生说。
谈起他印象最深的采访对象,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89年,波密地区有一个农民叫启珠玛,当地村民都说他是最早的‘万元户’。而当我来到启珠玛的家中时,发现一家九口人住了一大间五小间房子,房间中除了一台半旧的收录机便没有像样的家具了。正当我纳闷的时候,启珠玛带我到后院中,告诉我自己租了生产队的空闲土地,目前拥有土地200亩,并且购买了如拖拉机等农业生产机器数台,在繁忙的时候雇一些农户帮助他一起处理农田。启珠玛干的是平凡的事,但平凡中又透出不平凡。眼下,国家号召过一阵紧日子。启珠玛手里有了钱,先不用来建新房,先用在扩大再生产上。这不正是一个新型的藏族农民吗?”舒润生将启珠玛的事迹通过典型报道的手法写成了一篇《希望之路》,经《西藏日报》推荐,《人民日报》刊登了这篇短通讯。由于舒润生的采访报道,启珠玛成为很多农民的榜样。当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西藏新型人物的代表”。
舒润生从事新闻工作36年来,他担任过西藏日报驻林芝记者站站长、西藏日报理论部主任,2003年被西藏自治区评定高级编辑职称,2004年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5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退休。
坚守理想作贡献
在西藏生活43年,他和妻子将根深深扎在那里。妻子孙淑霞是汉中勉县人,1979年与丈夫结婚后便毅然来到西藏照顾丈夫的生活。“我们的家安在拉萨,就是汉中老乡的一个接待站,亲戚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来到拉萨,都会在我们家歇脚,那些年虽然回汉中回得少,但是家乡的变化我们都能清楚地听到。”孙淑霞说。
2012年,舒润生和妻子退休回到汉中南郑区生活,由于多年的高原生活,他患上习惯性高原肺水肿。此生很难再回到西藏了。舒润生的儿子如今在日喀则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工作,儿媳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委宣传部工作,接过父母建设西藏的接力棒,将青春献给这片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