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娜 李佩蓉 文/图
互联网从没像如今这样,通过一个个APP,“网红”电商们把地方特产与外界联系起来,为“久藏深山无人识”的土特产连接起一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大市场。线上经济,带动线下经济走得更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在宁强县巴山深处,就有这样一个村,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征途上,直播成了“新农活”,手机变身“新农具”,乡村主播成了“新农人”,直播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直播成了“新农活”
今年45岁的罗梅来自贵州省紫云县,是布依族人。2012年远嫁到石坝子村,家庭条件艰苦,2016年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甘落后的她决定重操娘家时的旧业,发展酿酒业。说干就干,罗梅找到镇政府,申请了贴息贷款,一间酿酒作坊建了起来。她酿的苞谷酒清洌、香醇,附近村民办酒席都买她的酒。乡政府帮她申请办齐了相关证照。后来她还研制了猕猴桃酒、拐枣酒等十几种风味不同的酒,深受附近村民欢迎。2017年,她顺利脱贫。如今年产酒品4吨多,净收入5万余元,2018年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石坝子村地处偏远、信息不畅,罗梅的酒销路十分有限。2017年,她主动加入电商服务站和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通过微信、西瓜视频、抖音视频等网络平台推介酒产品,打开了销路,也让越来越多的网友知道了她的奋斗故事。“只要咱们农村有特色产品,把质量做好,通过电商渠道,自然能挣钱。今年,我又手工制作了香菇酱售卖,下一步我还想收购附近村民的萝卜,用我们贵州的传统工艺制作萝卜干拿到网上卖,让大家都能增加收入。”罗梅说。
在移动互联网世界,记录与发现同样重要。打开任何一款直播或视频软件,都可看到无数个像罗梅一样的“村播”,将新鲜、绿色、带着泥土气息的“山货”展示在移动互联网的方寸屏幕之间,农村电子商务走得越来越远。
本报记者在巴山镇石坝子村的猴头菇大棚内采访“明星新农人”王永定。
手机变身“新农具”
“为全力建设‘云巅巴山’网红电商小镇,依托网络优势争取苏陕协作项目资金500万元,建成占地2000余平米的巴山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网货供应中心、网货农产品展厅、打造了石羊花海观景步道730米、景观点4个,天空之镜、梦里田园、静谧寒舍等10余处景观网红打卡点,扶持和培育了‘秦巴阿超’‘猴头菇西施’‘贵州酒妹’等直播带货‘网红’等十余人。”巴山镇党委书记于剑介绍。
目前,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由陕西东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整合了县内符合网络平台售卖要求的农特产品上百种,对直播电商感兴趣的人实现完全开放并提供相对应的技术指导,从线上协助销售和线下帮助展示双管齐下,以直播电商助农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我们为愿意学习电商知识的村民提供服务,免费提供场地和课程。同时也帮助一些没有技术手段的村民进行初级农产品代销。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挖掘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村民,通过我们团队的运营孵化为‘网红’,为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助力。”陕西东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宁强负责人巩赵咏说。
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近年来,宁强县累计开展电商人才培训3668人次,加强培训后续跟踪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培训后续跟踪服务指导开设微店、拼多多等网店238个。目前建成并有效运行镇村电商服务站105个,其中脱贫村65个,开展一对一业务指导300余次,截至2021年11月,全县电子商务交易6.92亿元,实物型网络零售额3.4亿元,位列全市第二。
布依族的巴山人罗梅正在直播销售自制香菇酱。
乡村主播成了“新农人”
石坝村“明星级新农人”王永定,早年因经营餐馆生意失败,负债30多万元。加之母亲疾病缠身、两个孩子在校读书,家庭开支巨大,虽然与妻子外出打工还债,但收入微薄,始终难以改善贫困状况。2015年,他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战打响,他看到了发展产业致富的希望,萌发了干事创业的想法。靠着养蜂脱贫后,他又开始开拓“绿色产业”,多次到各地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2017年初,他流转土地50亩,栽植黄金木耳、猴头菇、香菇、猕猴桃和观赏型食用菌,还种植了50亩无公害水稻,年收入逾百万。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新农人”们做起“红娘”,一场“互联网+乡村振兴”的跨界尝试,正为偏远山区的优质“山货”带来流量与订单。借着这股东风,他和妻子彭慧玲经常到大棚里、养蜂场,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带货,领着观众“来到”自家田间地头。“现在,我这里超过60%的产品都是通过网络销售出去的。”王永定告诉记者。
从对生活感到迷茫的贫困户“山里娃”,到荣获全国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脱贫典型代表的“创业明星”,王永定从种到收再到销,借着直播带货的东风,不但自己脱贫摘帽,还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解决了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怕风险“三缺一怕”问题,带动5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户均增收6000余元。
“你们还有多少香菇”
“你需要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我们今天来给你清仓。”
“你在四川怎么知道我们的?”
“通过你们的抖音账户呀”……采访结束,记者与几位来自四川省绵阳市的客商邂逅,两方对话让人不禁感慨,“网红”电商并不只有买买买的交易,一件件好物,满足了屏幕对面天南海北的用户对远方的好奇心。在他们看来,那些代表着古拙、乡土、原生态的商品,也是他们买得到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