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旻翰 匡原野
为了解安康市推进《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落实落地相关成效,以及学生家庭对双减政策实行后的综合评价,国家统计局安康调查队展开相关调研。调查显示:安康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以来,对减轻学生及学生家庭负担,改善安康市九年义务教育环境的效果初显,但仍需要持续加大推进双减工作落实力度,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家长负担有所减轻
1.家庭教育支出减轻。双减政策落地后,从被调查家庭的教育支出改变情况看,超过半数家庭认为教育支出费用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认为明显减轻的占25.3%,认为有所减轻的占27.71%,认为影响不大的占42.17%,认为负担加重的占4.82%(主要因聘请私人家教)。
2.学校教育服务基本满足需求。多数学生家长认为双减后学校教育能基本满足子女教育需求。其中,认为完全满足且不需要校外补习的家长占30.12%;认为基本满足但需要偶尔校外补习的家长占66.27%;认为难以满足还需要频繁校外补习的家长占3.61%。
双减政策切实起效,课后服务作用明显
对双减政策落地综合评价中,认为双减政策发挥的作用主要有减轻孩子的学业压力减少家长焦虑规范教育培训机构促进教学效率提高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占比分别为54.22%、40.96%、40.96%、37.35%、33.73%。
双减政策虽落地见效,但部分学生家庭仍有校外补习需求。
在教育改变命运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唯成绩唯分数唯学历的教育功利化倾向短时间难以转变,学生家长对子女教育焦虑的缓解需要一定过程,当前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培训需求仍是客观且长期存在的。调查结果显示,秋季学期仍有83.13%的学生家长计划让子女继续参加校外补习。其中,主要计划参加的校外补习类型有兴趣拓展类(与兴趣特长相关,如唱歌、跳舞、书法等)运动类(与体育运动相关)学科辅导类(与语数外等学科相关的课程辅导),占比分别为53.01%、43.37%、22.89%。据了解,校外补习需求的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学习有明显弱项,需要增加专业辅导因为大多数学生均参加补习,如果子女不参加考试名次可能会受影响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有困难,占比分别为55.88%、47.06%、20.59%。
双减政策落地后,校外培训机构仍有对策
调查发现,部分培训机构针对双减政策,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来应对。一是针对禁止周末、寒暑假以及节假日补习,部分培训机构就将课程转移到周内;二是针对政策规定的线下培训在20:30前结束,部分培训机构将课程开始时间提前到下午6点半至7点之间,三是一些校外补习机构改头换面,将补习班改成托管机构,将课外补习改成托管期间的附加服务;四是打素质教育擦边球,由于非学科类培训受目前政策影响很小,部分培训机构将学科类培训的课程名字进行了改动,如:历史科目改成人文素养,语文科目改成国学素养,英语科目改为欧美文学等,或者在授课内容上加入部分素质教育内容,以此来钻政策空子。据部分家长反映,校外补习时间改在周内后,为迎合补习时间,家长不但要给子女提前准备好晚餐,接送子女的难度和频次也进一步增加,培训机构对双减政策换汤不换药的应对,造成参加校外补习的学生和家长负担不减反增。
部分家长教育理念难以转变
双减政策落地后,多数家长仍在固守贪多求全、揠苗助长填鸭式内卷化教育模式,过度看重分数的高低,忽视孩子的进步表现和成长过程。部分家长因当前存在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等短期问题,在各类培训机构的宣传鼓动下,困于单一评价体系,陷于焦虑中,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持要让孩子抢跑,认为孩子在学校课内吃不饱,吃不好,必须去校外加餐补习,提高学习成绩、考出高分,才能不在学习竞争中掉队。
对策及建议
(一)落实双减政策,要将立德树人理念从教育系统拓展到全社会。
落实双减政策,根本在于转变功利性教育理念,为此,需要将立德树人理念从教育系统拓展到全社会,转变为全社会教育观念,将不同主体的教育观念统一到立德树人上来。建立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丰富评价工具与手段,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并确立相应的待遇,真正构建与完善新时代条件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营造行业可以不同、文凭可以不同,但人格尊严、公民自信必须相同的社会文化。
(二)落实双减政策,要完善多元评价机制。
在教育领域负担过重的背后,是社会教育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的问题,唯分数唯升学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仍占据主流,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卷化现象非常严重。双减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作业总量,提高了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有效降低了学生家长负担,并有助于保障校内教学质量。一是要积极引导整个社会转变教育评价观念,引导家长树立健康科学的教育理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明确学习目的,不要盲目跟风报班培训,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负担;二是要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去除唯分数论,加强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消除教育焦虑,促使孩子形成学习的自生内动力;三是应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人兴趣等方面的养成,对孩子的未来规划要进行综合考虑,不断更新他们的职教观念,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
(三)落实双减政策,要切实力促教育公平。
一是强化教育资源分配。应促进教师队伍双向交流,探索强校弱校合并合作,加强民办学校管理机制,促进教师资源共享,切实缩小市区与乡镇学校教学力量的差距,以及公立与民办学校教学优质资源的差距。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从政策导向、财力物力投入等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安心从教。二是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上做足文章,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内外兼修、增减并重、减负增效。应明确优秀教师轮岗制度和问题教师淘汰制度,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三是要大力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一方面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的免试入学,就近入学,彻底改变学区房制度,抑制畸高房价;另一方面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阅读、运动、音乐、美术等德艺学科的重要性,强调提高人文素养的必要性。义务教育学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让提高综合素质从娃娃抓起,适应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四)落实双减政策,要理顺校外培训机构。
一是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强化常态化运营监管,严格规范培训机构服务行为,不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与作业负担。二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引导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诚信办学,引导校外培训机构明确自身定位,主动拓展素质教育品类培训,开发语言、艺术、体育、科技类培训及家庭教育咨询、校外托管等服务,积极做好校外教育的有益补充。三是要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和专项治理工作机制,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对存在问题的相关培训机构责令整改,对不能整改到位的要坚决予以取缔。
(五)落实双减政策,要不断加强学校课后服务。
一是课后服务要有高度。学校和课后服务单位要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对双减政策落实的重要性,为切实做好课后服务,应进一步加强师资保障力度,让师资成为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的关键力量。要统筹利用好校内外资源,有计划的从长远出发,努力满足家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守好学生安全防线,把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做到位。二是课后服务要有力度。要优化课后服务管理,统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把家校共育、劳动实践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工作,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手段来抓。要加强课后服务考核力度,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机制,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和规范开展课后服务,真正做到服务质量靠实绩。三是课后服务要有温度。要根据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开展个性化话和普惠化的课后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要切实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运用恰当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关心和关爱学生落实在课后服务课堂上,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