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天蓝地绿水秀 美丽延安建设实现新跨越

2022-01-24 13:04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5年来,延安市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增强人民群众福祉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这5年,延安生态质量和环境发生了历史性新变化。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城区优良天数达到339天,较2015年增长57天,创历史新高。大气质量改善率位居全省第一,大气六项指标全部达到二级标准,首次进入国家达标城市行列。

水环境质量越来越好。省考延安市6个国控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3%,较2015年增长50%,水质改善排名位居全国337个城市第20位。

构筑起绿色安全屏障。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313.46万亩,占目标任务300万亩的104%。森林覆盖率达48.07%。延安市被誉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让百姓共享蓝天白云

冬季是大气污染管控的关键期,为有效巩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成果,2021年12月,宝塔区全面开展燃杂燃非大检查、大整治行动。

行动中,宝塔区通过线上监管与线下执法相结合、源头管控与实地排查相结合、广泛宣传与严肃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对煤检站过往车辆、山体居民、餐饮饭店等在大气污染治理区域内运输、售卖非指定煤种和燃杂燃非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受2021年极端气象条件影响下,延安市共发生10次沙尘天气,过程造成污染天数25天的情况下,但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依然达到325天。

空气质量逐年向好的背后,是延安作出的不懈努力。

5年来,延安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制度、机制和办法,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综合把控,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冬病夏治专项整治,依托一市一策专家团队,从大气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治理应对措施、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等方面全程深度参与,掌握了大气污染治理的主动权,解决了看得见、摸不着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5年来,延安深入实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措施,关停原延安热电厂,建成投运超低排大唐延安热电厂,逐步推进热源并网、燃煤锅炉拆改等工作。5年来,城区清洁型煤炉具达到28672台,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276万平方米,城区内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2%,县城达到62%。1000平方米以下和以上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分别达到95%和88%。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了常态美景,让外地人赞叹不已的圣地蓝在延安人眼中已不稀奇。

水清岸绿变为现实

冬日的延河,河面已经封冻,冰面反射着金色的阳光,河道两旁大片的植物已经干枯,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蒙上一层金色的薄纱,趁着正午的暖阳,行走在蜿蜒的步道上就像行走在一幅风景画中。

看着河道冬日的美景,谁又能想到延安市水质曾排名位列全国倒数第二,距离目标水质相差甚远,水环境治理形势异常严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将其当成延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认真分析研究,科学安排部署,形成了市委统一领导,市政府全力推动,市级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县(市、区)齐抓共管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组织领导机制。

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延安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延安市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向各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下发碧水保卫战目标、任务、时限、责任四张清单,进一步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基本形成了刚性治标、系统治本的治水思路,明确了五先五后治水举措,大力实施控污、截污、清污、减污、治污五大工程,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五年来,延安完成南沟门水库、红庄水库和9个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王瑶水库保护区调整。提前完成42个饮用水源环境问题整改。建成系统治水项目278个。建成各类污水处理厂(站)188座,建成污水收集管网1028.4公里,污水处理规模达到25.8万吨/日。再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

生态好转兑现美好生活

延安的生态环境有多好?数据说话最让人信服。

20多年来,延安累计完成营造林2455万亩,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多公里。目前,延安森林覆盖率由33.5%增加到48.07%,植被覆盖率由46.1%跃升至81.3%。年入黄泥沙量由2.58亿吨减少到0.31亿吨。

更令人兴奋的是,2018年、2020年延安市两次在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野生华北豹及幼崽的视频影像,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北豹在子午岭林区的种群数量增至110多只,是全国华北豹野生种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中国特产珍稀鸟类褐马鸡种群数量增至2800多只。种子植物现达1400多种,较上世纪增加了近百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必然能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五年来,延安依托森林公园及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建设城市山体公园30处,打造森林养生、体验、探险生态旅游基地10处,开辟生态旅游线路12条,全市参与乡村旅游的农民近4000人,旅游区人均年收入1.6万元。红枣、核桃、花椒及山桃、山杏等干杂果面积达到248万亩,正常年份年产量达16.5万吨,年产值10.8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延安市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努力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问题稳定下降、碳排放总量提前达峰、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的四个目标,全面推动延安市绿色发展,谱写美丽延安新篇章。(记者 郑鹏)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