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武功精准发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2-04-19 10:15  咸阳日报

近年来,武功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不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夯实产业根基,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对县域内刺绣、土织布等10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开发、推广,创新推出买西北卖全国的电商营销模式,引进西域美农、铺铺旺集团等336家电商、40余家快递企业入驻,依托四个基地,打造集人才培训孵化、农特产品展示销售、网红直播采货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发挥武功镇文物资源优势,打造中华农都旅游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党建+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培育和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23个,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570家、家庭农场159家,紧紧牵住产业振兴的牛鼻子,以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实现基层党建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

聚力人才动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活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方式,对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开展外出学习、集中培训23期,培训1万余人,邀请农业、科技、医疗等领域专家65人次到基层一线授课,培育一批技能型乡土人才;建立人才特聘岗位制度,借助高校优势人才资源,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46人;打好乡情乡愁牌,招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带动技术和资本回流;强化育、引、用举措,为选调生、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优秀年轻干部265人提供基层舞台,汇聚挖掘各类人才潜能,让千里马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竞相奔腾。

滋养文化灵魂,赋能乡村振兴塑形铸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建成县党史馆1个、党性(政治)体检中心3个、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1个,建立文化服务中心183个、文化舞台110个、文化馆(图书馆)镇级分馆10个;对全县7镇1办主道路公共墙体街道进行修缮美化,打造了86条文化街;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革除陈规陋习;依托武功7位历史名人,孕育武功七大文化;传承发扬周人始祖后稷农耕文化,举办后稷文化节、油菜花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节日活动10余场,接待省内外游客139.1万人次,用旅游传播打造本土乡村文化,打响旅游文化名城品牌,提升本土文化软实力。

优化生态屏障,助力乡村振兴高颜值发展。集中整治三堆六乱,完善农村垃圾综合治理,推进厕所革命,以标准化理念对农村旱厕进行改造提升,完成农村无害化改厕7421户;对渭河流域武功段进行水质治理,推进生物质资源化利用,让畜禽粪污和树枝秸秆变废为宝,加强自然资源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常态化严打违法采砂、堆砂,坚决遏制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对武功河堤路段等地进行植树造林修复治理,新增绿地3000亩,对县城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绿化,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绿色风景线,推进绿色生态持续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型美丽乡村。

筑牢组织保障,建强乡村振兴主心骨。改造提升阵地78个,创建省市级示范村42个,深化快递进阵地,建成8个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和95个村级标准化电商综合服务点;以两委班子换届,实现基层队伍学历升、年龄降、结构优的目标,开展两委班子、党员干部集中培训12次,支部书记签订乡村振兴承诺书183份,印发《武功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推进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扎根基层履职尽责;落实五个一包抓机制,定期对基层党组织落实党建工作等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实施六个一工作机制,对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运用三项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基层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敢于担当、主动作为。(薛晓鹏 王晓莹)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