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终于结束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暂告一个段落,家长和考生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然而在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的同时,我们发现,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压力的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对考试结果的担心与恐惧。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不少考生会产生不同的焦虑状态,如何面对这样的困扰?
考生篇
首先,不管成绩如何,考生都应该坦然面对、理性接受,公正地剖析自己,汲取经验和教训。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并不是人生唯一的道路,要积极面对未来,做最充分的准备,也做好最坏的打算,适时重新规划未来、设立新的奋斗目标、开启新的生活。其次,宣泄情绪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需要,成绩出来难免会让考生产生情绪波动,需要及时、合理宣泄情绪,如找家人朋友倾诉心中的烦恼,写日记,进行喜爱的运动,也可以选择在没有人的地方高声大喊、放声大哭等,避免出现应激性心理状态。
同时,放榜后不要再不停追忆高考过程,也不必太过紧张和自责,高考成绩的好坏不能用来评定自己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此时应该重新审视自身优点,以自身特长设计未来;找出自身不足,针对存在问题不断分析总结,找出解决办法,由此重拾自信,将精力全面投入到新的生活、学习中去。每天坚持适量地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为大脑提供充足的供氧量,释放多巴胺等“快乐因子”,减轻焦虑、释放压力。还可以做一些适当的放松、调节训练,如呼吸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瑜伽等。熬夜通宵、暴饮暴食都会影响身心健康,考生在放榜后应该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劳逸结合,可以制定一个假期计划,合理安排娱乐时间,利用假期好好学习技能和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最后,考生认真选择好学校、专业是当务之急,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考生要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充分表达自己对相对理想的几个学校及专业的选择意愿,争取得到父母的支持。
家长篇
世界很大,考场很小,没有人会因为一场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会因为一场考试而输掉一切。考试已然结束,一切已尘埃落定,不管孩子成绩如何,家长要放平心态,坦然接受,我们要允许孩子放松一下,把积压的情绪释放一下。家长要先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给予孩子最温暖的陪伴,包容孩子的一切情绪,多与孩子沟通,少说多听,用心倾听孩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好志愿的选择和填报准备工作,帮助孩子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家长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做“甩手掌柜”,适当参与,给孩子当“参谋”,尊重孩子的意愿,做好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对于考得好的孩子,要多鼓励,多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肯定他的“努力”。已有研究表明,同等情况下被夸“聪明”的孩子为了保持“聪明”的优势,更倾向于选择较简单的学习任务,而被夸“努力”的孩子则更倾向于选择较难的学习任务,会更愿意接受挑战。努力是一个孩子可以掌控的因素,这样也更有利于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建立。
如果孩子没考好,孩子一定是最难过的人,所以家长要先安慰,允许孩子释放情绪。家长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实在感觉自身情绪问题无法排解,可以拨打心理热线寻求帮助。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一起看看下一步该怎么办,还有哪些选择,怎样选择可以效益最大化。
(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