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世婧 姚海磊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将守好绿水青山、保护秦巴生态作为重要专项工作扎实推进落实,强力攻坚治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坚实的绿色基础。
多措并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为2.137万户居民采购清洁炉具,抽检车辆4745辆,查处违规燃放行为95起,对市中心城区938辆渣土车精准定位监管,整治扬尘问题986起,推进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回头看”,累计排查企业81家、工业炉窑163座,全力保障空气质量。确保境内流域水质安全,开展重点断面预警监测和巡河排查,及时处置水质异常情况,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汉江(汉中段)入选首批全国美丽河湖提名案例。持续巩固“清废”成果,对辖区内125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排查,将30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初步名单,标本兼治推进硫铁矿综合整治,完成略阳县麻柳铺硫铁矿区综合治理改造工程。截至7月31日,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89天,同比增加17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9,同比变好12.2%,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全市优良水体占比100%,“两江”出境断面稳定达Ⅱ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土壤环境安全可控。
牵头抓总,推进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制定印发《汉中市秦岭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22年秦巴生态保护工作要点》,完成省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联合交叉执法检查组实地核查等相关配合工作。制定印发《汉中市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规划》,征集推荐的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秦岭石蝴蝶、朱鹮)保护案例入选国家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联合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户外宣传活动,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绿盾”专项行动,全面核查处理上级反馈我市2019—2020年省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线索点位66个,组织开展省级反馈我市2021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线索实地核查处理工作(仅涉及朱鹮保护区13个点位)。
综合施策,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联合制定印发《汉中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统筹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污染等治理整治工作。制定《汉中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行动推进方案(2021—2025年)》,今年省上下达我市的3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目前均已完成工程量的70%。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的通知》,督促各县区加快推进县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全市水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监测工作。督促指导县区加快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制定印发《汉中市2022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在夏季重点时段对禁烧重点区域、关键路段进行现场督查巡查,始终保持秸秆禁烧高压态势,夏季秸秆禁烧期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良好。 构建体系,全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印发《关于推进汉中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和完善汉中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的实施意见》,推动建立完善和系统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监测能力现代化及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颁布实施《汉中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0年)》,积极筹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申报资料,制定印发汉中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2年工作方案和全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2年推进计划。督促指导城固县和镇巴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宁强县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