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五谷丰熟金秋美 丰收在望农民欢

2022-09-24 13:06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金秋九月,行走在延安的山山峁峁、沟沟坎坎,一片片谷子糜子穗穗沉甸,一株株豆子玉米颗粒饱满,一杆杆荞麦高粱籽多色深,一垄垄红薯洋芋个大形壮整个黄土地上一派五谷丰熟的景象,农民丰收在望,喜笑颜开。

蔚蓝的天空下,站在志丹县保安街道杨畔村的山巅上,一梯田一梯田的谷子,随着清风涌动起金绿色谷浪,仿佛大地柔软的长发,给人们送来丰收的喜悦。

我们杨畔村今年总共种植杂粮面积1957亩,其中光谷子种植面积698亩,按照目前的长势来看,亩产400公斤不成问题。杨畔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平说,小杂粮种植是杨畔村除苹果产业外的又一主导产业,这几年村上和志丹县小杂粮加工基地及县城的石磨坊合作愉快,农民的杂粮完全不愁销售,每年光小杂粮这一项就能增收五六十万元,切切实实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助推了乡村振兴。

村民王永发家今年也种了12亩谷子,长势特别好,谷子还没成熟,就有客商到地里来问产谈价。他高兴地说,今年他家谷子亩产少说也在七八百斤,一亩就能收入2万多元。

同样是在志丹县保安街道,66岁的冯坡村新绿家庭农场负责人白发财种的是175亩红高粱,株株杆壮粒肥。他告诉记者,今年雨水广,高粱长势好,每亩至少能产1500来斤。去年高粱价格是5.6元每公斤,今年就按5元每公斤算,一亩地也能收入4000多元,175亩地光卖高粱就能收入70万元左右。但是我们不卖,都自己酿酒了,这样算下来收入还能多两三倍。白发财边抓着高粱穗掂量边开心地说。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姚贵军告诉记者,过去延安市小杂粮生产是一种零敲碎打、各自为战、自由发展的模式,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小杂粮纳入延安市农业产业四条主导产业链之一来进行重点发展培育,全市小杂粮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全市小杂粮产业链培育牵头单位,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工作专班,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印制了小杂粮全生育期栽培技术手册,举办全市小杂粮产业链技术骨干能力提升培训班等等,都是落实小杂粮全产业链培育的重要举措。姚贵军说,今年,全市小杂粮生产更加注重品种的选择,把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好的品种推广给农民种植;注重抓基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抓技术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全生长期为小杂粮生产保驾护航。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为农田注入硬核生产力,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9月14日,在位于安塞区沿河湾镇的延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小杂粮产业链技术骨干现场观摩了基地甘薯新品种引进、荞麦抗倒伏、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谷子杂交等小杂粮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新科学的试验示范,认真听取了基地工作人员的讲解。

延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总规划面积401亩,目前实际建成投运367亩,基地分为3个板块,分别是设施农业示范区、大田作物示范区和试验示范服务区。在整个示范基地,我们每年开展小杂粮,包括谷子、糜子、荞麦及玉米、马铃薯、大豆等大宗作物的试验示范,年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试验示范几百项,为全市粮食作物的品种引进和技术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连杰说,基地培育的一个谷子新品系已经进入品种登记审定程序,特别是基地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对全市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全市小杂粮种植的总体目标是种植面积要达到40万亩,落实订单面积4万亩。根据我们的调度,目前小杂粮实际种植面积达41万亩,落实订单面积5.4万亩,全部超额完成任务。姚贵军说,今年全市小杂粮整个生育期气候条件都比较好,雨水充足,完全满足了小杂粮健康生长条件,目前,全市小杂粮生长都非常健壮,可以展望,今年延安小杂粮生产完全是一个丰收年!

姚贵军说,延安市小杂粮生产历史悠久,条件好、基础好。下一步,重点要在前端抓生产,提升原粮产能,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端抓企业,促进加工转化,培育小杂粮链主企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在后端抓品牌,拓展市场空间,以延安小米品牌建设为导向,继续扩大品牌授权范围,同时鼓励企业自主创建新品牌、培育新名牌,以品牌宣传引领市场销售,以后端倒逼前端,实现全产业链的整体发展,促推全市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记者 刘彦 李勇锐)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