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丰收,颗粒归仓,是近年来延安市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所取得的直接效益。
在安塞区化子坪镇张岔村的梯田谷子种植基地,600多亩谷子喜获丰收,黄澄澄的“谷浪”在秋阳的照耀下格外金灿。种植户胡炳文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就和延安峁圪垯土特产品有限公司签订了销售协议,谷子一收就能“变现”。“依着当初签订的协议,这些谷子现在一斤能卖3元,照目前的收获情况看,一亩地轻轻松松就能收入2000多元。”胡炳文开心地说。
秋粮生产一路走来,殊为不易。抓春播、抗夏汛,战旱情、除虫害,全力夺取秋粮丰收,广大农民付出了一整年的辛勤汗水。不仅要增产,更要增收、增效,这是农民一年来心中最美的期盼。
延安峁圪垯土特产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南世杰说,过去农民种粮主要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种植技术、设施设备跟不上,销售这一块就更难,所以都不敢大面积种植。“现在农民种粮设施设备好,种植技术更加科学高效,我们在春播的时候就与他们签订销售协议,约定秋天收获的粮食如果卖不了,公司将以高出市场价15%的价格全部回收,这就给农民实实在在地壮了胆,给他们大面积种粮吃下了定心丸。”南世杰说。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粮食种植生产模式,安塞区今年不仅大大提高了粮食种植面积,还有效提升了粮食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全区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9万亩,特别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塞小米(谷子)的种植更加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切实增加了鼓乡农民的种粮收入。
富县则依托直罗贡米区域品牌,大力发展水稻精深加工,不断延伸水稻种植产业链,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种粮农民的腰包更加鼓胀。
站在丰收的稻田中,延安绿谷田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小锋告诉记者,直罗贡米品质好,种植历史悠久,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效益尤其好。“价格从原来的每斤2元、3元,卖到了现在的12元一斤,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种植、管理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产品的品质也更有保障,消费者能够吃到更加优质的直罗贡米。”李小锋说,富县直罗贡米的种植生产销售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链条。
“我们的直罗贡米走进了超市,还卖到了更高端的市场。”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孔文昌说,富县在积极带动种植户做好直罗贡米标准化生产的同时,通过企业精细分选加工,有效延伸粮食产业链,推动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带动更多农民鼓起了“钱袋子”。
在延伸粮食生产产业链的同时,延安市还大力推进“粮改饲”和秸秆综合利用,推动种养生态化,实现“一田双收”,促进粮食生产向优向绿,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走进甘泉县石门镇高哨村,在新建的5万吨草产品加工项目基地上,大型机械正把玉米秸秆一步步变为草食家畜的有机饲料。玉米种植户樊明亮告诉记者,地里的玉米不仅可以用来掰棒子收玉米,秸秆也能卖钱,一吨100元,一亩地能产2吨多,再加上卖玉米的钱,一亩地算下来收入肯定能上2000元。
“把秸秆变废为宝,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有效解决众多养殖场饲草短缺的问题,推动甘泉县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陕西轩辰荟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宇杰说。
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今年,全市小杂粮播种面积达到43万亩,实际落实订单面积5.4万亩,全部超额完成任务。其中,以延安小米品牌为引领,授权品牌使用企业17家。延安粮食生产产业链正在持续延伸,价值链正在不断提升,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建设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有效提高了粮食收益,保障了粮食安全。刘彦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