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余继勇)自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百日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汉滨区民政局紧盯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实施六项行动,全力推进百日提升工作。
实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巩固提升行动。结合省民政厅低收入平台反馈对象,开展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对象,按规定程序纳入农村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围。截至目前,三类监测对象纳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围9016人,做到应兜尽兜。同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截至9月份,全区有农村低保17215户44812人、农村特困供养救助对象5745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4243.53万元、特困供养资金4001.23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361.47万元、临时救助资金623.57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实施重点特殊群体关爱水平提升行动。累计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00余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4个,养老服务站4个,提高了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为老年人提供了日间托老、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由镇(街办)统筹指导,村(社区)委员会组织实施,定期开展探访走访活动,对农村留守老年人进行探访走访,及时了解或评估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情况;开展党员、村干部、驻村干部、民政专员、专业社工和留守老年人之间一帮一结对关爱活动,实施精准关爱服务,突出做好子女长期不在身边且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独居老年人等重点对象的关爱服务工作。
实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提升行动。截至目前,我区大中型易地搬迁安置点全部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江北街道刘家沟社区、建民街道长岭诚信路社区列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项目,对社区办公楼进行了改造,并购置配套设备,现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各村(社区)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制度,将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周,定为村务公开周,建立村务公开长效机制。印发了《汉滨区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方案的通知》,将协商事项纳入村两委工作程序。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议事目录,建立议事协商难以解决的事项提交村两委有关会议讨论决策的机制,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健全村民代表联系其推选户或者村民小组制度,组织动员村民参与落实议事协商事项。
实施民政防返贫监测预警帮扶提升行动。持续健全完善横向部门联通、纵向上下联动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数据平台以及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医疗保障等行业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以及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定期核查、动态调整、常态化帮扶。今年以来,向区巩固衔接办信息中心推送新增社会救助对象防返贫预警信息17次,开展低收入平台三类监测对象排查4次,三类监测对象已纳入兜底保障9016人,兜底保障对象占比62.8%,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救助,有效阻断了返贫风险。
实施民政服务设施能力提升行动。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建成了一批养老服务设施,完成了建民敬老院二期建设任务和2个敬老院护理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实施了22个敬老院视频监控设备改造提升项目,实现了全区敬老院视频监控全覆盖。打造了双龙生态健康养老示范点等民政5个十市级和区级养老示范点。建成1个社区小型养老院、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有效缓解了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足问题。
实施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组建了汉滨区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合力团,由16家区级社会组织单位组成,汉滨区慈善协会担任团长单位。合力团各成员单位根据其特长、业务范围及各镇村帮扶需求,制定具体帮扶方案,开展各类合力定点帮扶活动,各区级社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帮扶惠及贫困人口1.9万余人,有力助推了全区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