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松铖,原名叶松成。现为省作协会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荣获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安康市第二届、第五届文学艺术精品创作奖(文学类)三等奖。其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阅读与鉴赏》《阅读与写作》《文景》《名家名作》《长城》《岁月》《陕西日报》《安康日报》等报刊发表文艺评论40余万字,在《星星散文诗》《散文诗》《散文诗世界》《伊犁晚报》《包头晚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10余万字,在省市报刊发表小说、散文20余万字。
叶松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以散文、随笔、小说为主,作品相继发表在《安康日报》《陕西工人报》《延河》《短篇小说》(原创)等报刊。2000年以后,他开始调整创作思路,扬长避短,逐步把写作的侧重点放在文学批评上。为了提高学养,从理论上丰富自己,他系统学习了文学理论教材以及美学、哲学等方面的著作,同时,还精读了陈思和、温儒敏、袁行霈等著名学者编著的学术著作,获益良多,视野有了拓展,思维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从2005年到2011年,7年时间里,他先后发表文学评论25万余字。2013年,文学批评集《拨亮精神的烛光》荣获陕西第三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颁奖仪式上,省评协的一位专家对他说,文学批评集《拨亮精神的烛光》有一股清新之气,它在二等奖中得票最高安康籍著名作家杜光辉教授,是他的至交好友,对《拨亮精神的烛光》更是赞誉有加,称他是把文学评论当作评论写作的范本在读。著名作家、安康文联主席李春平教授说,他的评论文字无论从思想深度还是从知识广度上看,都显示了一位成熟的文学评论家的机智与谋略。独立文化学者、知名散文家邢世嘉说,他的评论看似没有理论踪迹,却又透出深厚的理论修养。他用诗性的语言将抽象、艰涩的理论具象化,读来形象、生动,充满美感,比读作品本身还过瘾
2014年,叶松铖将批评的视野延伸到艺术领域,这一时期,他研读了世界美术史、中国美术史、西方经典哲学以及中国美学大家的著作,尤其对当代美学家叶朗的专著《美在意象》用情最深,60万字的皇皇巨著,精读了四遍。从2014年到2018年,先后为全国60余位书画家撰写艺术评论18万余字,文章被全国诸多报刊和众多门户网站转发刊登。艺术评论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好些书画家将他的艺术评论,或作为画展前言或收入个人画册作为对作品的赏析及评价。书画名家姚伯齐老人,在与叶松铖的电话交流中说,你的艺术评论另辟蹊径,与学院派迥然不同,感性中却又透出深刻的哲理,好读、耐读,有自己的灼见当然,除艺术评论外,文学评论依然没有撂荒,近十年来,仅投稿和应约为《安康日报》副刊撰写的文学评论达14万余字,在其他报刊、网站发表文学评论达15万余字。文艺评论作品曾入选《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第七届当代文艺论坛文集》,散文诗入选《2015年中国散文诗精选》《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等。著有散文随笔集《墨韵》、散文诗集《时间的露水打湿了叶子》、文学批评集《拨亮精神的烛光》《捡拾岁月的珠玑》、地方戏曲文化研究专著《紫阳民歌剧》,主编《嫁嫂紫阳民歌剧选粹》等。
2022年12月,叶松铖第二部文学批评集《捡拾岁月的珠玑》出版,从第一部批评集《拨亮精神的烛光》到第二部《捡拾岁月的珠玑文学漫笔》出版算起,时间已过去11年。11年里,他除了文学批评、艺术批评外,还相继创作了大量的、质量不菲的散文诗,分别发表在《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出版散文诗集《时间的露水打湿了叶子》,此期间,还与人合作完成20万字地方戏曲文化研究专著《紫阳民歌剧》,主编(与人合作)《嫁嫂紫阳民歌剧选粹》。《紫阳民歌剧》作为国家级文化项目出版发行。
文学批评集《捡拾岁月的珠玑》全书共30余万字。作者视域开阔,将安康文学置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来考量,对安康文学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主任、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戴承元在序言中写道:对文学批评者而言,要写出有见地、有真情和有温度的批评文字,才、学、识三者宜兼,缺一不可。毫无疑问,这些素养在松铖先生身上勃勃生辉。著名散文家刘云评介说:作为一个品质型文学评论者,他在我心目中是有位置的,这个位置就是事关文学神圣的松铖的文学评论出自文学,归于文学,出自作品,归于作品,其批评本身以优质的品格体现着批评的神圣性。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文学博士朱云说:松铖先生是一位兼有作家、诗人身份的优秀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学批评文字,既具有艺术家的感性和激情,又具有批评家的理性和深刻
文学需要批评。没有批评的文学,可能就会变成夜郎自大的文学、唯我独尊的文学、哗众取宠的文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叶松铖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但他会义无反顾奋力前行,因为诗和远方在召唤!
(梁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