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风吹秦巴逐浪宽——安康散文作家群现象研讨会综述

2023-07-14 11:09  安康日报

记者 张妍

芳菲歇去,夏木可人。7月8日下午,由陕西省散文学会和安康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安康散文作家群现象研讨会在传媒大厦举行。安康地处秦岭巴山,是一片生机盘然的吉祥之地,这里的大地上蒸腾起袅袅茶香,这里的人们也在纸页上写下了深情的篇章。散文与山河地理、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奔腾的汉江水催生着文学艺术的成长。

新时期以来,安康的作家出版了200多部散文著作。研讨会上,陕西散文学会的专家们对安康散文作家陈绪伟、杜文涛、郭华丽、陈平军、李思纯、杜韦慰、李永明、卢慧君、石昌林、王娅莉十人的作品做了精到的评析。

读山阅水自成华章

安康万山云集,河流纵横,北有秦岭阻击寒风,南有巴山自带温热,山水逶迤而多情,人民聪慧而善感。传统的赓续,文化的滋养,汉江的哺育,催生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散文作家,他们工作在各个行业,活跃在各种报刊,他们以对生活的满腔热情和对文学的虔诚挚爱,支撑着安康文学的半壁江山,给安康这片古老的土地涂上了斑斓的文化色彩。

散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自从《尚书》开创中国散文之先河以来,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散文经典层出不穷,浩如烟海。从国家大事到个人情感,从壮丽山河到小花小草,无所不包。散文是文学品类中最具有承载功能的一种文体,它深幽而壮美,灵活而强大,适合大众阅读,并深受读者喜爱。在融媒体时代,更是让散文大行其道。

21世纪以来,安康涌现出散文作者600多人,呈现出创作人数多、作品质量高的良好态势。今天的安康,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安康,从乡村到城市,从田园到湖泊,处处生机无限,这给我们提供了丰沛的创作资源,以及由此迸发的创作激情,而安康的散文,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安康散文作家群现象研讨会现场。

安康是散文大市,作家众多,实力雄厚,成立散文创作研究的群众组织很有必要。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教授现场授牌,并在讲话中希望分会成立之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团结广大散文作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作研究活动,广出作品,多出人才,为繁荣陕西文学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集体合影。

与省内其他兄弟城市相比,我们不差。与全国最优秀的散文家相比,但又硕果太少,佳作罕见。我们不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大,不能盲目乐观地成为井底之蛙。在艺术创造,思想深度,题材挖掘,文本品质等诸多方面,我们面临着瓶颈,这个瓶颈卡住了我们。很多作者可能遇到了相似的困惑与迷惘。在散文的意境营造,深度地介入现实方面,在好散文的自我评价体系中,不少作者形成了固化的写作模式,无形地限制了创作。我们确实还有许多足迹没有抵达的区域,还有许多笔触没有抵达的区域,还有许多想象力没有抵达的区域。要想提高,我们必须进行艰苦的艺术探索,才能实现足迹、笔触和想象力的无限延伸,进入到一个更加宏阔的、幽远的、真正享有自由王国的艺术空间。市文联主席李春平对安康散文的现状做了全面的、深度的总体评价。

他认为在此之际,陕西省散文学会安康分会的成立算得上恰逢其时,应该成为推动安康散文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学会的功能,通过研讨、学习、讲座以自我反省的方式,找出短板,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他真切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在散文的观念上求同存异,共同研究散文之美,创造散文之美,将安康之美融入散文之美,用散文之美表现安康之美,把生花妙笔书写在人性的纵深处,书写在时代大潮的波浪中,书写在祖国的山河里。

蔚然深秀千百成峰

散文与山河地理、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安康这边,可能经济形势还不够发达,但秦巴俊秀,汉水奔腾,不但富氧富硒,也催生着文学艺术的成长。仅散文创作,新时期以来,安康的作家就出版了二百多部散文著作。在浏览了十部安康市散文作家近年出版的部分作品后,陈长吟为十部作品写下了阅读印象:

此书的主题集中,写了巴山上的各种树木。树是有根的,深扎在泥土之中,于是就有了民俗地理及人物故事。树是有灵的,它成长在人心中,于是就有了神话传说和某些精神。作者对乡村环境的熟悉程度及孜孜探求,是此书的成功基础。 杜文涛《山有木兮》

根有多深,作品就有多厚;爱有多浓,文章就有多美。郭华丽对旬阳乡土是有深情的,她是山水田园的歌者,其散文饱蘸着爱意浓情,厚实饱满,但神采上又能飞扬起来。她笔下的那个羊山村,像情歌一样引人向往。

郭华丽《只如初见》

镇坪在巴山之巅,在三省交界处,在老林围裏中,对外界人来说,曾经显得遥远而神秘,但那儿又是一个奇峻秀美的世界。现在,杜韦慰用她的多彩的、抒情的文笔,把那方山水捧送到读者面前。读这些散文,可以静心可以养情,当然也可以神游放浪也。 杜韦慰《美丽镇坪》

虽然有病痛折磨,但从未向命运低头,我们从他的文字中,看到的不是低沉悲伤,而是一种渴望生活的信心。作者用感恩的心,记录了他经历过的酸甜苦辣,人物故事,以及自己的内心思考。世界是温暖的,文字是温暖的,那种生生不息的热情,隐藏在时光深处从未离去。

石昌林《时光深处的温暖》

汉江,瀛湖,月河等等,滋润了安康的山地,滋润了秦巴的风貌,也滋润了李永明的情怀。他的工作与水有关,他的足迹与水相连,他的笔墨水韵充盈。李永明发挥自己的优长,把各种美水秀水幻化为文章,让它们肆意纵横在一本书中,这就显现出个性特色来了。 李永明《润水》

山水清音,乡土情怀,自然书写,表达挚爱,这是安康散文作家的共同特点。虽然写散文的人多,作品也多,但客观地说,安康散文创作的辉煌尚未到来,有分量的获大奖的作品少,在全国有影响的独特性的作家少。它们只是新时期以来,安康作家出版的二百多部散文集中的极少数,不能代表安康散文创作的高度,但却具有普遍意义。

同时,陈长吟指出几个问题需要大家重视:本色作家要向多角度转变;着眼当下要向长远发展,力求多元厚重;淳朴表达要向奇思妙想转变;粗略扫描要向精雕细刻转变。他将散文精妙地总结为三句话:第一句是散文是人生的行囊。小学生的作文练习是散文,中学生的高考写作是散文,中年人的日记是散文,老年人的回忆录是散文;第二句是散文是一杯红酒。度数不高不低,讲究颜色可观味道可口,要给人美的享受和启发;第三句是散文是灵魂的自白,要真情实感表达作者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散文专家史飞翔在回顾了自己的写作之路后,和大家分享了两点体会:首先,要在理念层面思考那些影响和制约我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而写作、作家与时代的关系等。有时候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其次,要思考作家的自我选择与定位问题。一个作家写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走什么样的写作路子,和这个人的先天禀赋、人生阅历、知识结构、人格修养等诸多因素休戚相关,是性分所至。但不管怎样,作家最终都要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都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袁国燕、王洁、陈益鹏等散文专家,对安康散文作家陈绪伟、杜文涛、郭华丽、陈平军、李思纯、杜韦慰、李永明、卢慧君、石昌林、王娅莉十人的作品做了精到的评析,他们既肯定了这些作品或厚重大气,或优雅从容,或清灵秀美,或情感充沛,或本色质朴的特点,又指出了这些作品存在的不足。十位作家分别结合自己的作品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深刻反思。他们从内容选材、思想立意、文学表达等方面总结了自己在文学之路上的跋涉与收获,见解独到。

我们每个人的才华有多有少,要想自己的散文始终保持新意和很强的可读性,还要持续海量的阅读以及持之以恒的练习,把自己的才华在文字浩瀚的海洋中养大、放大,在庸常的生活中打捞令我们快乐和幸福的部分,把散文写成穿透山涧轻盈飞扬的情歌、写成悲壮婉转与热烈奔放交织的交响乐,而不是在娱乐文学中放任自流,逐渐消耗。石泉作家李思纯分享了散文写作的个人经验和体会,她认为散文的表达首先要真诚,努力说真话、顺其自然用真情。真话体现在细节和准确的用词造句上。散文写作上又不能太实,它也讲究一个巧字,不可太用力。

紫阳作家陈平军就散文诗写作的现实性,阐述了个人的观点,他认为,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的不同时代的存在当属感,应该是必要的路径。一个有使命感的散文诗作家必定会有对自己的写作所产生的问题意识有所规避,产生出某种与时代感不谋而合,与社会现实问题产生合拍的可能性而有所改变,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的写作习惯。历史和现实永远是散文诗创作的两翼,只有在经验上实现了由抒情传统向经验表达的转换,在内容上深入历史与现实,才能在同质化的散文诗作品中绽放出专属于自己的那一抹亮色。

文学源于生活。一切为文的说教,敌不过这六个字。旬阳作家郭华丽,在写作的路途上跋山涉水二十余年,她说她的散文集是她的形式,也是她精神、灵魂的内容。从第一本散文集《草木本心》到第二本《诗意流年》再到《只如初见》,她的文字就如她的影子,与她亦步亦趋。

好的散文具有穿透力,不仅仅是疗愈,更是刺痛和唤醒。写散文的人,在长期慢跑的过程中,也锻炼出了眼界和魄力,有了四两拨千斤的勇气,在散文中,也可以去表达历史和哲学,可以去撕开人性的面具,去追问生存的本质。王娅莉的散文观理性客观,她认为散文写作倾向于情感的抒发,但又绝不止于情感的抒发。散文给予人写作的自由但又绝不是自由的泛滥。它还是讲究结构,讲究布局,讲究语言的力度。

会长李焕龙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对陕西省散文学会安康分会提出了期许,希望作家能够有自己精神的根据地,努力深耕安康散文这片热土。

本会成立当天,我们就举办了一场研讨会、一场学术讲座,预示着本会将在创作、研究上两轮驱动,合力推进,为出人才、出作品和抢高地、争高峰而发挥积极作用。举办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安康散文现状、探索散文发展新路、正确把握散文事业的形势和任务,助力安康散文及安康文学艺术高质量发展。李焕龙信心满满。

党报坚守文化传承

陕西省散文学会安康分会成立大会和安康散文作家群现象研讨会在安康日报社举办,是地方党报深厚文化情怀的体现。作为一家地方主流媒体,《安康日报》一直是全市广大作者、读者创作发表、阅读交流的主渠道、主阵地。《安康日报》创刊72年以来,始终高扬党报文化大旗,始终赓续着悠久而光荣的副刊传统,它曾是一朵山茶花,它曾是一座万宝山,它从金州阔步而来,它从香溪旖旎而来,它从瀛湖款款而来,送给安康人民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化周末》。散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影响很广泛、十分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在《安康日报》副刊上也占据了主要地位。72年薪火相传,72年始终相伴,《安康日报》副刊始终绽放着自己的光华,用散文的光和热,直抵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

研讨会上,安康日报社总编缉谭迎春介绍了安康日报与安康散文的发展渊源和鱼水之情,讲述了安康日报在推进安康散文发展中的文化情怀与担当,并回顾了《文化周末》从创建到成长的这五年在安康文学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安康报》开设有山茶花文艺副刊,从70年代开始,《安康日报》相继开设文山花烂漫金州香溪文艺副刊专版,扶持和培养了一大群安康本土散文作者,俨然一部散文巨著。1994年,《安康日报》第三版开设了瀛湖副刊,至今已出刊1300余期,瀛湖每期以散文为主,配以诗歌,成为安康一方诗意盎然的文化山水。

2018年7月6日,综合性文化副刊《文化周末》创刊,饱含着《安康日报》这份党媒在新时代加力安康发展的文化自信、文化担当、文化热情。《文化周末》创刊后,大力推动安康散文创作、散文评论,先后开设坐标、地标、我的散文观、散文创作大家谈等散文专栏,红孩、陈长吟、和谷、方英文、杜光辉等散文名家鼎力支持,在这块园地上发表作品,起到了引领安康散文创作的作用。

《文化周末》创刊以来,一直将培育文学新人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用整版形式推出了一大批80后、90后青年散文作家,组织评论家对青年散文家进行点评,助推年轻一代加速成长,逐渐在全省乃至全国崭露头角。

安康日报主任编辑梁真鹏做了《站在文学高地上放歌》主题发言,他回顾了几代安康散文作家的成长历程,介绍了安康散文的创作情况。他认为,安康散文薪火相传,文脉悠长,江山代有才人出,因为文学有诗与远方,号召大家携手前行,奋力抵达文学的高峰。

一代代副刊编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全市人民奉献了文化佳酿,同时也获得了各方面的肯定。安康日报文学副刊的作品和编辑曾多次获得殊荣,先后获得全国、全省副刊作品一二等奖及好专栏奖。同时,一批编辑记者倾心于散文创作,改革开放以来涌现了张会鉴、陈良学、倪嘉、刘云、李大斌、卢云龙、陈敏、梁真鹏、吴昌勇等优秀散文作者,作品多次在全国大报大刊发表,并出版散文集、散文研究作品多部,使安康日报作家群成为安康文坛的一方生力军。

在办好副刊的同时,近年来安康日报大力推动媒体+文创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城市精神符号,每年都组织、参与一系列文学采风活动,邀请谢冕、雷抒雁、吴思敬、霍俊明等一大批全国著名作家行走安康、吟咏安康,让安康年年有文会、四季有诗意。

有人说,一份党报理应成为一个城市最耀眼的名片。在报纸系列中,文化副刊理应是四季中最嘹亮的歌。

谭迎春向大家表示:新的时代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我们更有无限的责任与理由把文化副刊办好办靓,我们更有无穷的力量与广大作者一起加油加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助推安康散文创作,与陕西省散文学会安康分会一起,在安康这片散文热土上精耕细作,共同创造安康散文新的繁荣。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