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绿色循环成大道——来自白河县高质量发展的报道

2021-10-13 17:47  安康日报

记者 肖兵 通讯员 杨宗发 汪银春 杨菲

黄姜皂素生产加工这个过去大家印象中的高污染产业,如今在白河已做得风生水起,且早已刷新人们的刻板印象,成为该县乃至全市绿色循环产业的一座标杆。

扭转这一局面的永宏化工,从一家作坊式企业发展为覆盖全产业链的4家规模企业,产值从几十万元做到数亿元,其拳头产品碳基营养肥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翘楚。

生态环保和企业发展并不矛盾,关键要找对路子,路子对了,发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陕西永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志鹏说。

胡志鹏口中对的路子就是绿色循环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白河,发现绿色循环这些概念不仅体现在产业方向的选择上,更体现在产业项目的谋划、建设、运行等方方面面。一个个鲜活的样板表明,生态环保不仅没有站在发展的对立面,反而成为了效益本身,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吃干榨净,大循环里套着小循环

胡志鹏是永宏化工的元老,也是碳基营养肥项目的技术总把关,据他介绍,企业在走上绿色循环这条康庄大道之前,也曾走过许多弯路。

2005年,陕西永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永宏化工刚进入白河时,只生产单一的黄姜水解物,后来开始提取皂素,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但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像这类企业必须得转型,否则将面临关停风险。为了能活下去,我们在环保上下了很大功夫,几乎把前几年挣的钱全部搭进去。胡志鹏说。

随着白河县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企业也在思索,能否在防治污染的同时,变废为宝?于是探索用黄姜废渣中的纤维素制作纤维板,用黄姜淀粉生产粉条,但因品质原因没能经营下去,后来又开始研究用废水生产酒精,品质不错,但酒精价格低廉,成本太高,也难以为继。

直到2016年,白河县委、县政府在第23届杨凌农高会上促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该企业合作,共同研发黄姜深加工废水废渣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企业发展才迎来转机。

回顾该产业崛起的秘诀,胡志鹏用吃干榨净来总结。

整个循环模式简单概括,就是利用黄姜皂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浓度废水生产沼气,高浓度废水制成液态有机肥,产生的废渣与锯末、麦麸、玉米芯、秸秆等混合制作杏鲍菇菌棒,最后再将用过的菌棒制成固态有机肥,从而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该项循环,不仅解决了黄姜皂素生产过程中高污染问题,还大大延伸了产业链条,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大空间。现在,随着产业链延长,该产业经营主体也从1家拓展到4家,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其中,由陕西永宏生物科技公司负责的皂素生产项目年生产能力从100吨提升到400吨,产值达2亿元;由白河永春农业科技公司负责的杏鲍菇产业年产值达3000万元;由陕西永春科技公司负责的碳基营养肥项目产值达4000万元,2016年7月,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鉴定,认为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是世界肥料界的一场革命;由陕西苏秦佳宏药业公司负责的双烯醇酮醋酸酯项目正在加紧施工,记者在厂区采访,一侧的工地机械轰鸣,工人们正顶着烈日、挥汗如雨。项目建成后将对黄姜皂素进行深加工生产甾体药物,过程中产生的含铬的低酸将被制成醋酸钠和皮革鞣制剂,再次实现吃干榨净。

大循环里套着小循环,环环相扣,确保不产生任何污染。胡志鹏说。

变废为宝,串起种养生态链

7月下旬,白河县宋家镇火焰村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烈日炎炎,临近正午,室外已少见行人,但白河县万福种养殖公司的女当家姚瑞丽却屋里屋外忙个不停,一边张罗为养猪场的猪仔防暑降温,一边为即将到来的黄桃采摘季联系工人。

生猪已经出栏1000多头了,现在还有700头,今年养猪收入至少50万元。桃子已经采摘了好几批,今年产量能达3万千克,还能收入30万元。姚瑞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的生猪和桃子的品质好,完全不愁卖。

如何实现品质好?这要归功于生态循环发展,将粪污变废为宝,串起种养生态链。姚瑞丽直言,因为近些年白河猪沼菜(果)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成效明显、深受认可,2016年他们决定搞农业产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条路。目前已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了2600平方米的养猪场和300亩桃园。

她介绍,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实现循环发展,在养猪场建设的同时,配套建设了10个沼气池,用来收集养殖粪污,产生的沼气用来满足日常燃气需求,沼液和沼渣用来给桃园施肥。因为全部用的有机肥,桃子个大味甜,一成熟就被抢空了。姚瑞丽说,2018年,他们种植的黄桃因为品质过硬,顺利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的无公害认证,2020年11月又进行了有机转换认证。

烈日当空,在宋家镇磨坪村,69岁的柴敦科在他精心管护的200亩猕猴桃园里,也忙得不亦乐乎。土地不会骗人,你用心对它就会有好收成。你看,这些果子长得多好,那全得益于科学种植、精心管护。老柴边走边兴奋地给记者介绍他引进的新品种,偶尔遇到被高温灼烧的枝叶,心疼的像个孩子一样。

老柴是白河县科技局退休干部,2016年成立了白河县老柴林果专业合作社,决定一门心思发展猕猴桃。我们的果子完全不使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生态有机食品。为了保证猕猴桃口感和品质,他四处收购农家有机肥,并根据作物习性,在树下套种魔芋,发展立体农业。猕猴桃和别的作物不一样,地上不能光秃秃的,得有其他植物保湿降温。老柴说,因为品质好,他的猕猴桃完全不愁卖,去年首次上市就卖了10万元。

一个月后,老柴将把各商家邀请到园区举办一场观摩评鉴会,让大家现场察看品质后再签单。据他预测,今年猕猴桃产量将翻倍,纯收入至少20万元。猕猴桃树龄长,等到了丰产期,年产量至少2000吨,产值将达400余万元。老柴对未来信心十足。

生态立县,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展生态循环产业,给白河带来了什么?一张张具体可感的成绩单最具说服力。

对于白河碳基营养肥项目来说,环保投入解决的不仅仅是污染防治问题,更拓展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在环保和研发上累计投入了7000多万元,与此同时也延伸了产业链,增加产值3个多亿元。胡志鹏说,现在是发展初期,等在建的双烯项目投用,4大产业链全部满负荷生产,产值将达15亿元。

对于该项目所在地茅坪镇及周边的群众而言,该产业壮大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又破解了黄姜市场销路的难题。据胡志鹏介绍,依托4大产业链发展起来的4家企业,一年带动就业300余人,且大多是县内群众。企业生产每年需要黄姜8至10万吨,白河全县的3000吨黄姜全部被消化,农户再也不担心市场问题,黄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碳基营养肥项目仅是白河县绿色循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该县绿色循环企业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在稳步提升。全县建猪沼园示范园区28个,小型户用模式2000余户,农业生产初级循环链条已全覆盖。

绿色循环带来过硬品质、品牌。该县累计认证两品一标总数达到19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3个、有机食品认证15个、地标1个。2017年6月,该县通过全省无公害农产品整县环评,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绿色循环让白河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2020年,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351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控制在3.3以内,境内760多条大小河流水质均保持在二类以上。

除了已经闯出大名堂的炭基肥项目、猪沼园(果)模式,还有一大批新的绿色循环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今年一季度开工的陕西星之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后将以农作物秸秆、锯末、旧家具等原料加工生产颗粒燃料,继续在变废为宝的道路深耕。二季度竣工的年产400MW光伏组件生产项目,投资1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5亿元,新竣工的绿康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新建了6000余平方米的智能化厂房,可实现饲料投放、清理、排污、室内温度、湿度自动化调控,将种养殖业的循环层次推向深远。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