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沃野处处奏新曲——汉阴县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2022-01-17 12:14  安康日报

盘龙村旅游田园综合体

中坝村猕猴桃产业园

凤堰古梯田

记者 杨迁伟通讯员 赖真超 吴静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启之年,汉阴县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以头等重要位置统筹推进巩固、发展、振兴工作,奏响了巩固脱贫成果、开启乡村振兴的时代最强音。

在工作实践中,汉阴县党建促振兴三联工作机制、三化防返贫工作机制、321基层治理模式、133扶贫资产管理、师傅帮带驻村队伍培养等多项经验做法获得省市肯定和推广,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现场会、全市巩固脱贫成果、党建促乡村振兴暨三联工作等多个现场会在汉阴召开,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巩固衔接工作贡献了汉阴方案汉阴智慧。

党建引领夯实帮扶责任强基础

面临新局面、新任务,全县人民要再鼓干劲,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巩固脱贫成果,再战乡村振兴。年初,全县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县委主要领导铿锵有力的话语犹在耳边。一年来,全县上下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迈开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坚实步伐。

强化领导夯实组织保障。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任责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13名县委常委挂联10个镇,组建有效衔接、产业振兴等11个专项工作组。制定《汉阴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和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案。县委、县政府每月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召开工作推进会、政策培训会,对所有的县级领导、县级相关行业部门主要负责人、镇村所有干部进行政策培训,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保障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创新三联工作机制。按照党建引领、区域协作、资源共享、全域发展的思路,深化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的三联工作机制,156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发展,同时与118个机关党组织、149家企业结成发展对子,搭建基层党组织互动共融、乡村发展互促共进平台,带动发展猕猴桃、蚕桑等特色产业15.18万亩,实现农户、村集体、涉农企业三方受益,形成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三联工作法被市委发文推广,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

紫云南郡搬迁社区鸟瞰图

紫云南郡搬迁社区共有脱贫群众692户2688人,他们都是从全县10个镇易地扶贫搬迁而来的,涉及几十个村,搬到这里来后,他们要生活,收入从哪来,这是党委政府最操心的事。涧池镇镇长文飞的话道出了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心声。

为了解决搬迁群众稳定增收问题,我们紫云南郡社区党支部与周边的紫云村、中营村、仁和村等6个村党支部携手共建,组成联合党支部,共流转土地1200亩,新建社区工厂和富硒大棚蔬菜产业园,为700余名脱贫群众提供就业平台。涧池镇紫云南郡搬迁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霞对于支部联建的做法给出10分好评。

脱贫户在家门口电子线束社区工厂上班

社区工厂+家庭车间模式带动脱贫户增收

搬迁群众在产业园区务工

建立股份化、协作化、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将集体收益与群众利益紧密捆绑,促推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01元。

过去你搞你的,我搞我的,结果是好的好、差的差,最终好的做不大没后劲,差的追不上没干劲。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欧波说。兴隆佳苑搬迁社区党支部与兴隆村、西岭村党支部结成联建对子,2021年合作社养蚕206张,收入110.8万元,林下养鸡销售1.4余只,收入达126.7万元,总收入237.5万元。社区集体合作社提纯收入28.72万元。160余名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桑园务工实现收入46万余元。

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建立以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村民的三线联系,全县4600名农村党员、629名人大代表、2354名中心户长联系农民群众全覆盖,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听取群众意见诉求,帮助解决困难;实行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两化服务,设立4386个网格,将全县10.3万农户划分为放心户、关心户和连心户,因户施策,精准服务,消除治理盲区;建成乡村治理信息一平台,以321民情在线公众号为门户,整合部门资源,打破信息壁垒,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办结群众诉求8000余件。

年初,城关镇三元村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王建华、程言伟等代表提出一、二、三组通组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已凹凸不平,村民提出修路诉求。通过群策群议,村委会争取上级资金,将这几段路面进行了翻修,铺上沥青,群众十分高兴,都说开展两说一商以后,老百姓的民主权得到了充分体现。321推行干部说法说政策、群众说事说心声、大事要事民主协商的两说一商议事机制,激发了村民自治动力。

两说一商只是321基层治理模式发挥乡村治理作用众多形式中的一项,还有三色管理热线联系五治融合等多措并举,有力提升了全县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创新推行的以党建为基础、服务为中心、治理为目标的321基层治理模式在全市得到推广,汉阴被列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政策优化 巩固脱贫成果有保障

今年4月份,平梁镇二郎村脱贫户徐登华的帮扶干部在入户走访时,得知其患食道癌,肺部形成感染,需长期服药治疗,其妻子患高血压二级,两个出嫁女儿家庭条件一般,经济支援能力有限,徐登华身患大病,家中断了经济来源。帮扶干部把情况反映给村上后,四支队伍立即召开研判会议,得到县民政、医保、卫健等部门共同关注,迅速落实全家一类低保,5月份即打卡到账,每季度3039元,并为其解决临时救助1800元,同时落实大病救助、计划生育临时生活救助等多项政策。8月,因连续暴雨致徐登华家住房受损,存在安全隐患,经县住建局鉴定审批,为该户落实危改资金2.2万元。徐登华的女儿为此十分感动,愧疚地说:我没有能力帮助父亲,没想到能得到村上和县上这么多部门的帮助,这是我们一家的福气。

今年以来,汉阴县继续以毫不松懈的态势狠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建立联镇包村包户帮包机制,92个单位包联77个脱贫村和17个搬迁社区,3747名干部帮包所有脱贫户;108名第一书记、189名工作队员驻村包抓108个重点村和搬迁社区;180名防返贫监测帮扶信息员、3747名县镇村干部、4386名网格员,结对联系帮扶所有农户。

茨沟村仿古式搬迁安置社区

月河两岸风光

行业部门分工不分家。根据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各部门按照统一规定,及时派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履行帮扶责任。县发改、教育、民政等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头负责行业领域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同步建立与乡村振兴部门工作对接、数据共享、情况互通等机制,定期通报工作。

政策支持坚守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中省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帮扶政策。常态化开展全县农户住房安全巡查,全年实施危改85户,灾后重建489户,已竣工461户,受灾群众全部落实过渡性住房保障;规范化开展饮水安全排查,实施饮水安全项目33个,总投资1060万元;精准化落实贫困学生资助2.5万余人1389万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100%;稳定化落实健康帮扶政策,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和一站式报销服务,做到应保尽保、应报尽报。动态化实施兜底保障,开展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全年实施农村低保7238户1.4万余人、特困供养3774人、临时救助7000余人次,累计救助资金达1万余元。针对化实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全年放贷1182笔4872万元。

社会帮扶彰显民族大爱。实施苏陕协作项目28个,落实资金5500万元,解决就业1297人,两地共开展对口交流22批次272人次,3个对口镇、6个对口村、5所对口学校、15所对口医院积极落实协作帮扶工作;中国建设银行共3名同志派驻汉阴,分别挂职政府副县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和双河口镇三柳村第一书记,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3000余万元,消费帮扶8600余万元;陕煤集团派驻汉阴县挂职副县长、第一书记及驻村队员共27人,投入资金8200万元;东航西北分公司、陕西省肿瘤医院、西安外事学院也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技术应用、消费帮扶等方面给予支援和帮扶。

这个寒冷的冬天,因为乡村振兴把全县干群和社会各界帮扶人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空气都变得温暖起来。

创新实践 奋力续写时代新篇章

今年以来,汉阴县率先在全市试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数据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做到致贫返贫风险早发现、早干预,确保帮扶措施精准见效。

三化筑牢防返贫监测堤坝。结合321基层治理大数据平台,开发防返贫监测帮扶PC端和手机APP,将全县10.4万户、31.1万居民家庭成员、收入等72项指标80余万条信息录入,建成全量化数据中心,对监测对象范围、帮扶主体、帮扶措施等进行系统化监测。同时,打通行业壁垒,与医保、残联、民政、住建、应急管理、卫健等部门数据实行共享,定期开展比对,随时查询基本指标、风险指标和抵御风险能力指标情况,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今年5月,城关镇五一村农户姜万波二女儿姜芳莎查出患先天障碍性贫血,一家老小开支只靠姜万波一人外地务工收入,他通过手机APP视频申报困难求助后,被纳入到突发严重困难户,全家享受低保,并为其妻子落实保洁员公益岗。群众不仅可以通过APP视频申报,还可以在APP困难申报按键直接填报相关信息申报风险,也可以通过APP中热线申报拨打防返贫热线电话申报。线上三报有效解决监测不及时、渠道不畅通、风险不精准、申报程序繁琐、群众不愿意当面申报等现实问题,增强了互动性、便捷性,确保群众困难想报就报、一报能到、到了就准。

大数据平台按照从风险发现到消除8环节流程,对纳入的三类户及时制定需求清单和任务清单,各镇和行业主管部门照单施方对症下药,实现不错一户、不漏一人目标。同时,平台对农户信息自动比对,按照指标进行评分,汇总生成统计台账,对评分超过30分的农户点亮红色预警灯。

防返贫监测帮扶PC端和手机APP的开发应用,实现了防返贫监测信息化、责任网格化、帮扶靶向化。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纳入脱贫不稳定户141户465人、边缘易致贫户173户45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886户2721人,共落实精准帮扶措施1786项。

133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脱贫攻坚期内,汉阴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6.39亿元,形成扶贫资产24.38亿元。2021年,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该县依法依规、创新作为,探索建立一卡摸查、三级明权、三次分配的133扶贫资产管理长效机制。

针对扶贫资产范围广、资金渠道来源多、资产形成时间跨度长问题,汉阴采取一项目、一卡片形式开展清产核资,查清资产家底。依据项目的资金构成和组织实施单位,明确资产权属,有序开展确权登记。按照项目建设内容、使用资金性质、扶贫资产类别、扶贫资产管护移交等20多项要素,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全县共形成扶贫资产卡片2852份。针对部分扶贫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想管管不住、可管可不管的问题,出台《汉阴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规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县、镇、村三级责任,明晰管护方式和处置程序,由财政、扶贫、农业、审计等主管部门开展联合监管,防止资产流失。按照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的原则,重点围绕经营类扶贫资产产生的收益在经营主体与村集体、村集体与贫困户、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进行三次分配。

师傅帮带打造一支接续奋进的帮扶队伍。为了让全县新派驻的297名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尽快全面熟悉农村工作,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行家里手,汉阴县推行师傅帮带做法。

冯玉祥是刚大学毕业考入县水利局的一名新干部,8月派驻到距县城70公里的漩涡镇上七村当第一书记,听不懂本地方言,工作十分不顺,心情郁闷。9月,小冯与本单位上届驻村第一书记王道平组成师徒结对帮带关系。为了让我和村民互相熟悉,建立感情,师傅带着我一起入户,和村民沟通时,师傅用方言跟他们交流,然后用普通话给我解释一遍。师傅还教我,要多用肢体语言,语速要慢。在师傅的帮带下,我逐渐学会了怎样与村民沟通交流,工作也变得顺利多了。

汉阴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陈永乐在师傅帮带培训会上强调,中华民族向来以薪火相传为美德,所有的师傅都是精选出来的工作能力过硬、政治素质过硬的骨干,一定要多从新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与群众打交道、化解群众矛盾、村级发展规划等六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帮带,为乡村振兴打造出一支焕发新活力的农村帮扶工作队伍。

因风弄玉水 映日上金堤,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汉阴县正在奔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新生活。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