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实施方案的通知》在西安市人民政府官网全文公布,《通知》明确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完善就业促进机制,防范化解失业风险,补齐就业服务短板,推进全市就业促进工作。
打造一批乡村文化旅游重点村和旅游民宿集聚区
《通知》提到,“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力资源质量大幅提升,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120万人、58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
建设100个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上市数量达到100家以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稳定在2000家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数达到2万人,人力资源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通知》表示,做大做强制造业促进就业。做优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健康养老、体育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等五大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更好地满足各类劳动者的就业需求。
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备、流通、销售链条,扩大农业吸纳就业规模。做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乡村文化旅游重点村和旅游民宿集聚区。
加快产业数字化,带动更多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推动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就业需求。
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政策。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倡导广大企业家强化社会责任和契约精神,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作出更大贡献。到2025年,全市市场主体数达到300万户。
推进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失业实名登记全覆盖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服务人才流动,促进就业创业。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强化综合性就业服务导向,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求职招聘、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一站式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就业服务,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市场化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员工招聘、技能培训、人才引进、社会保险代理等服务。依托省公共就业创业信息服务系统及“秦云就业”平台,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持续打造“直播带岗”就业服务品牌。
依托全市统一的实名制动态就业服务系统,推进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失业实名登记全覆盖。建立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机制,持续抓好就业常规统计,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重点企业、失业动态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个专项监测体系,健全市级就业信息资源库,开展网络大数据分析应用,监测劳动力市场变化,掌握劳动力流动趋势。完善区县(开发区)企业规模性裁员风险工作预案,建立响应工作机制,积极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
到2025年打造省级返乡创业园区1~2个
推进秦创原创新总窗口建设,争取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西安,推动建成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加快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推动西安地区科研平台、科研报告、科研数据、科研仪器设施、高校实验室向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开放,创造更多创业机会。到2025年,打造省级返乡创业园区1~2个,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众创载体330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亿元以上。
高质量办好西安国际创业大赛、“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青年双创大赛等赛事,促进创业就业。
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到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基层以及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领域就业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实习见习实践和技能培训,提升适应市场需要和职业发展的能力。到202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88%以上。
同时,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季专项活动,每年服务2000名以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到2025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到11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累计实现就业2万人。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1+X证书制度试点,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规划建设区域性产教园区。到2025年,新增劳动力接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比例达到97%。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