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汤珊珊)公司被认定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注册的鎏金蚕商标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安康市知名商标,鎏金蚕牌蚕丝被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安康市特色产品安康市优秀旅游产品称号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破茧成蝶,恰如蚕桑丝绸这一传统产业在石泉迸发新活力。
近年来,石泉县按照壮一产、强二产、优三产和三产协同、跨界融合、业态多元的发展思路,探索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解锁蚕农致富密码
8月16日,在石泉县迎丰镇红花坪村标准化小蚕共育室,党支部书记胡家鑫正在进行消毒,为第一批秋蚕的小蚕共育做准备。
胡家鑫介绍说,实行小蚕共育,能够提高孵化成活率,降低得病率,蚕农再养18天左右就能卖蚕茧了。
小蚕共育具体怎么做?石泉县制定《小蚕共育管理细则》,在具备条件的小蚕共育点推广两段式共育三段式养蚕,实行小蚕共育、中蚕蚕箔育、大蚕蚕台育,缩短养殖周期,降低人力成本。
此外,石泉县还推广水肥一体灌溉、病虫害防控、桑叶选储保鲜等技术,改良桑、蚕品种,探索多批次养殖模式,建立小蚕人工饲料配送中心,推行蚕桑保险试点工作,带动蚕农增收。
池河镇良田村小蚕共育示范点是今年应用小蚕饲育技术的示范点之一。提起饲育小蚕,示范点负责人蔡明峰赞不绝口,饲育小蚕省时省力,可以降低蚕病风险,还能实现标准化养蚕、工厂化养蚕。
石泉县现有高标准优质桑园7.3万亩,近万农户养蚕。今年春夏两季发蚕种4万多张,实现蚕茧产值8000余万元。
做强稳企增收引擎
传送带上都是白花花的蚕茧,员工眼明手快,把极少数的次茧和双宫茧放进面前的竹篓里走进石泉县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员工们各司其职,耳边传来机器轰隆隆的声响,一片热腾腾的忙碌景象。
公司现有缫丝、织绸、家纺三条生产线,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都排在省前列,商检公检白厂丝等级平均4A级以上。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孙浩勇指着车间里一捆捆色泽明亮匀净的白厂丝说。以前基本都是靠人工,工序繁琐、耗时耗力、标准不一,现在只要操作机器就行了。
成立18年,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从依赖人力到依靠技术设备,成为石泉县加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石泉县建立蚕桑丝绸产业链,实行链长制,对链主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帮扶,将智能缫丝、全龄饲料工厂化养蚕等关键技术装备列入技术改造重点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培育龙头企业。
打造融合发展样板
今年7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命名2022年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的通报》,石泉县明星村成功上榜2021年省级旅游示范村。
走进明星村,6000多亩桑园郁郁葱葱,特色名宿隐于桑海之间,来此旅游研学的人络绎不绝蚕桑+多元产业发展成效在明星村体现得淋漓尽致。
石泉县做靓鎏金铜蚕出土地历史文化名片,发展桑-菌、桑-禽、桑-粮、桑-食、桑-饮、桑-旅等产业,推动蚕桑产业与旅游、文化跨界融合。2021年,全县蚕桑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
8月6日,大型文化节目《风物》第一季《蚕丝》篇在CCTV-1晚间播出,石泉丝路之源,金蚕之乡文化名片惊艳亮相,节目开篇就生动讲述石泉传承发展蚕桑丝绸文化产业的故事。
目前,石泉已开发丝绸服饰、蚕桑食品、日化用品等30余种蚕桑产品和80余种文创产品,培育天虹蚕种、鎏金蚕蚕丝被等名优品牌6个,石泉茧丝石泉蚕桑茧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泉蚕丝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今年出台的《石泉县蚕桑丝绸产业链发展方案》擘画了发展新蓝图: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建立丝绸产业体系、推进桑旅融合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县蚕桑综合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放眼未来,石泉必将阔步向前不停歇,推动蚕桑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