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汪金波 张昊
这是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数字:2022年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12亿元、增长0.5%左右;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0亿元,增长1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5%
这是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场景:卫浴阀门、新能源电子线束、纺织袜业等企业火力全开;城东新区、中心城区、五里工业集中区及各地项目工地塔吊林立、车水马龙;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邵向东 摄
这是一幅幅幸福盎然的画卷:中心城市棚改房屋征收扫尾清零高效推进;两桥一路、西康高铁、七里沟立交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34个传统村落保护成效显著;农村产业朝气蓬勃
很多群众说:这一年,我们一路艰辛披荆斩棘,党员干部带领我们总算挺过来了。透过群众这质朴的话语,用汗水、泪水这两个词,都不足以表达汉滨党员干部这一年在践行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艰辛和付出
汉滨是安康中心城区所在地,市委、市政府寄予了汉滨在全市引领发展的殷切希望。立下军令状,汉滨一刻都不敢懈怠,在城市品位提升、产业蓬勃发展、群众日益幸福的路上,一往无前、奋勇拼搏。
抓重点,推动经济持续稳增长
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行稳是致远的前提。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汉滨稳扎稳打,持续深化三大百亿产业集群提升行动,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之列。
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动、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思路,聚力打造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纺织服装三大百亿产业集群,持续聚焦三大百亿产业集群强链延链、提质增效。
围绕高质量发展和亩均论英雄要求,抓好企业分类管理和精准服务;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做强链主、催生链条、壮大链群;围绕抓配套强承载,加快标准化厂房和水电路气、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一系列的好做法,推动了经济迅猛发展。
这一年,汉滨出台推进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推动财税政策支持落地见效、推动金融政策支持落地见效、推动稳投资政策支持落地见效、推动促消费稳外贸政策支持落地见效、推动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支持落地见效、推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支持落地见效、推动保基本民生政策支持落地见效,随着58条具体措施的迅速落实,就如同为到汉滨投资的企业、在汉滨工作的职工、在汉滨生活的群众送上了58个定心丸。
这一年,汉滨坚定产业第一、项目为王的理念不动摇。区级领导带队到北京、泉州、常州、东莞、南京、上海等地开展各类招商活动8次,积极参加丝博会、厦洽会、进博会等中省市重大招商活动13次,省际到位资金135亿元,提前完成年度招商任务。
2022年,五里工业集中区(城东新区)新建标准化厂房8.5万平方米,新增投资过千万元工业企业10户,汉芯智能电动毛绒玩具制造、艾草制品等9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探索总部企业+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生产模式,建成新社区工厂25家,培育家庭工坊30家。投入资金1.29亿元,落实产业奖补等各项措施,新培育区级农业园区25个、市级航母园区2个,前三季度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增长5.2%,居全市前列;认定首批五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7家,培育省级夜间经济示范区1个;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建成竣工,阿里巴巴客服县等2家企业入驻运营,全年完成电商交易8.4亿元,同比增长48.9%。
促转型,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全方位彰显汉滨区在深化产业项目建设年的务实举措和创新实践,汉滨切实把勤快严实精细廉和忠诚、干净、担当、表率、学习、奉献作风要求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努力实现汉滨高质量发展。
面对复杂的区情,在保稳定的前提下,如何在推动全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掌好总盘子?区委、区政府高点谋划,从六个方面着手,持续深入推进。
奋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质量、上水平。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同时,聚焦高质量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着力加快三产融合、推动项目建设、做强经济载体、强化数字赋能,切实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
聚力推进巩固衔接工作提质量、上水平。坚持把巩固衔接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监测帮扶、巩固拓展、产业就业、示范引领等重点,确保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质量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质量、上水平。深刻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立足汉滨市区一体、四区同域的特殊区情,坚持全域汉滨发展理念,科学处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统筹推进城区、川道、两山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质量、上水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借势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力推进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以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竭力推进区域社会治理提质量、上水平。持续增强民生保障,提升治理效能,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努力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先行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倾力推进党的建设提质量、上水平。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党的力量挺在一切工作的最前沿,以党的力量助推经济发展、巩固衔接、生态环保、城乡建设、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以中心工作实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效果显而易见、成绩引人注目。16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2.3亿元,59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办理退税6.57亿元,帮助1524家中小企业融资15亿元,落实企业奖补2350万元,新增五上企业62户以上。巩固衔接有力有效,消除风险2557户8798人,修建村组公路172条,提升安全饮水工程77处;实施厕所革命整村推进25个村,改造卫生厕所6540座,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43个。教育、健康帮扶政策精准落实,苏陕及建行帮扶资金3亿元,消费帮扶5800万元。转移脱贫劳动力就业10.3万人,稳定公益性岗位1.23万人,实现有劳动力、有就业意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挖潜力,激发经济社会新活力
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年,汉滨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经济社会活力四射,精彩不断。
汉滨准确把握改革大局,统筹推进改革任务,不断激发经济社会活力、破解发展难题。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300项审批事项实现集中办理,100项高频事项下放到镇办,一枚印章管审批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全面实施,审批服务事项材料精简60%以上。支部引领、产业联盟、利益联结模式入选全市原创性微改革微创新十大案例。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官网县委书记谈节水专栏发布汉滨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经验做法。
汉滨探索建立的三精三建医保防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受到国家医保局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充分肯定;创新实行的集体经济+社区工厂模式,引导330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3.2亿元资金投资建设新社区工厂厂房、车间,助推全区累计建成各类新社区工厂181家,数量全市第一;探索实施的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居家就业增收模式,被陕西新闻联播等媒体深度报道推广;农村供水工程总站统管分站专管模式,荣列全省供水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搬迁安置社区六小工程全面完成,后续扶持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一村一大学生村官乡村治理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案例。
这一年,城乡建设提速显效。西康高铁征迁工作得到市高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六个周边五大专项整治成效明显,主次干道一街四管新模式得到市创文办肯定。2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顺利命名,荣获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有效,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7天,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一。流域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
这一年,民生保障富有成效。新建校舍5.8万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3.6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260个。新增紧缺学科教师224人,教育教学质量全市前列,医疗卫生领域完成投资2.2亿元,互联网+医疗健康(扶贫)系统村级卫生室全覆盖。一批百姓大舞台、新型文化空间竣工投用,文化服务活动、广播、电视等公共文化事业遍地开花。各项重点工作在《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新华社系列平台等频频亮相。
这一年,构建了1+4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体系,沉着应对几轮强降雨,未出现汛期人员伤亡。信访矛盾化解有力有效,扫黑除恶成效认可率提高1.57个百分点。探索双网双员两说一商以案定补乡村微治理,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现场会在汉滨观摩。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时代在召唤,愿景在指引。百万汉滨儿女,奋楫逐浪,发奋图强,舞龙头、走前列、引领发展,朝着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目标,贡献汉滨力量。